第五十七章 儒者四心_帝御山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七章 儒者四心

第(2/3)页

现果然是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典藉”、“经义”和“策论”。第一部分是“典藉”,非常简单,考察文道典藉的熟读、记忆情况。

  这一关基本可以淘汰一半的人,剩下的都是记忆力过人的人,基本没有多大难度。

  第二部分是“经义”,这是考察圣人文字的理解情况。虽然隔了一个时代,语言有些不同,但是圣人文字精深却不晦涩,只要用心,都能理解圣人文字。

  第一关考剩下的一半人在这一关又会淘汰掉一半,剩下来的才算是真正的“读书人”。

  至于最后一关,才是真正的关键!

  经过前面两前,留下的都是有灵性的人。要想从成千上万的“学子”脱颖而出,就必须拥有折服成千上万“学子”的智慧和才干!

  最后高中的三名“文童生”,策论的文章会公开展示,这里是一点都做不得假的!

  “童生试”是所有“学子”接触的第一次考试,很多人此前没有任何的经验,因此因为紧张而影响了水平发挥的不在少数。

  朝廷本意是选出有才能的“学子”,对于答题速度倒并不苛求,所以“童生试”的时间比“秀才试”的时间都还要长,足有一天半的时间,答题时间非常充分。

  不过,真正优秀的“学子”大部分还是在第一天就交了卷子。

  杨纪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翻开了卷子。

  第一部分的考题是《礼记》,这是出自《五典》,有道“士无衣冠,与**何异”,这就是“礼”。

  “题目倒不是很难。不过,《礼记》向来不是科考的主流,如今选择这个做题目倒是有些奇异了。”

  杨纪心中暗暗诧异。

  《三经》《五典》的内容,杨纪早已熟记,自然不是问题。立即提笔书写起来。

  第一部分的考试虽然看起来只有能熟记硬背就可以,但是杨纪却知道,实质并不是这样。这里面还有一个隐形的考试分就是卷面的整洁和文字。

  杨纪以前在晋安城,没少听那些落榜“学子”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落是遗憾的议论此事。

  文科举的主考官对于文字笔法极其看重,这是私底下早就知道。所以杨纪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苦练文字。

  沙沙~

  考场上一片沙沙的书写声,混夹着一些低低的呓语声,和过于紧张而低泣的声音。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熟记《三经》《五典》上的内容。

  有的人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死记硬背,强行记下了大量的经义文章,结果一看考题,根本不是自己记忆的那些,瞬间就崩溃了;也有人发现自己明明记忆很熟的文章,写到后面突然写不出来了,顿时冷汗涔涔,衣衫都湿了。

  这就是文科举,不管你平时付出多少的努力,大浪淘沙,只留下最后的三个人,才能荣登金榜。而其他大部分都注定是要淘汰的。

  杨纪同情的抬头看了一眼,很快就沉下心来,沉浸在科考之中。

  第二部分是“经义”。共有五段文字,全部都是截取《三经》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