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完成老司丞的遗愿(三)_帝御山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三十九章 完成老司丞的遗愿(三)

第(2/3)页

一些农田水利方面的事情,把自己在农桑水利方面几十年的一些心得告诉后继者。

  这是东西都是非常繁琐而且细碎的。没有太多陈述的价值。

  整个第17页唯一特别的,是这位老农桑司丞在不厌其烦的叮嘱之余,感慨的说起的一件从某个不知名的,更早的,可能是大汉皇朝立国之初听来的关于农桑司的一件逸事。

  说是琅琊郡的农桑洞库并不是现在这个。而是另外还有一个。一千多年前,大汉皇朝初创霸业的时候。琅琊郡的最初几位农桑司丞管理农桑水利的用具都不是在现在这个地方。而是另有其所。

  那个地方据说是深山深处,而且是属于前朝的。

  当时的那位农桑司丞曾经感慨,说那个前朝的洞库离得太远,搬运要走好远的距离,实在是不方便。

  当时的那位老农桑司丞也曾经提前。那个洞库其实最开始并没有那么荒僻,至少在前朝的时候应该不是那么偏僻的。

  只是随着沧海桑田、陆地变化,战争混乱,王朝更迭,才看起来位置这么偏僻。

  毕竟,琅琊城也是在一片荒芜的平原上新建起来的。

  当时的那位老农桑司丞感慨说,将来一定要另外弄个府库,最好离琅琊城近一点,这样也方便一些。

  哪想到,当时的那位老农桑司丞年岁太高,说完这些没多久,什么都没交待清楚,就一命呜呼。

  这情况倒是和杨纪之前的那位陈大人一模一样。

  老农桑司丞一死,所有关于那个农桑古库,以及曾经从农桑古库中搬出来的那些大型的前朝农具居然全部消失了。

  从那以后再没有人知道那个农桑古库在哪里,在深山中的哪个位置?

  好好的一个地方就这么没了!

  按照琅琊郡农桑司代代相传的说法,那个古库里其实是有不少的好东西。最开始的时候,甚至还种过那种抗旱高产的异谷。

  只是因为之前战争的原因,前朝的农桑古库里的异谷种子也不多。所以每次种完之后,异谷种子都会收上来。

  谁想到,只不过种了几次,就这么没了。

  而除了农桑司内部,琅琊郡里的百姓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种过那种特殊的异谷。

  老农桑司丞在书里提到,这个故事是他听上代的农桑司丞亲口说的,而上代的农桑司丞又是听上代农桑司丞说的……,每一代都是如此传下来。几乎成了农桑司丞交接传承的惯例!

  消息虽然无法考证,但应该是真的,至少每一代的老农桑司丞相信是真的,否则不会一代代的传下来。

  老农桑司丞说到最后,在书里唏嘘不已。

  杨纪左掌托着书本,看完这一页,抬起头来,心中说不出是什么感觉。

  “这本书恐怕就是一切的源头,上任的陈司丞恐怕就是因为这个,才孜孜不倦,花费了一辈子的时间来追寻这个梦。”

  杨纪心中感慨道。

  手掌轻轻的从书页上拂过,那书里的故事也似乎散发出一种味道,钻进鼻中。杨纪的目光穿透了无尽的时间,仿佛看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