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_回档197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5章

第(2/3)页

    

        苏瓷知道可私人买卖的老洋房数量很少,而且大多因为产权问题难买难卖,这也导致老洋房在市场上属于非常稀缺的资源,在她前世的年代,一栋老洋房的价格都涨到了几十亿。

      

        听江远翔这么说,老洋房现在还没进入市场呢。

      

        如果可以私人买卖的话,苏瓷肯定是想掏钱想办法买的,毕竟在房产没热起来之前,这些房子都不可能太过贵到哪里去,至少比后来升值后便宜得太多太多。

      

        既然国家还不准老洋房在市场上流通,那她暂时也就不想这个事了。又和江远翔随意聊了几句房子的事,她便把话题拉回到了古董修复上面。

      

        江远翔和她聊得起劲,正事都忘了。听苏瓷问他要修什么东西,他才想起正事,忙把自己带来的东西给拿出来。

      

        那是一只哥窑金丝铁线撇口碗,碗口缺了鸡蛋大小的一片。

      

        江远翔拿出碗以后,又拿了一小块瓷片出来,放到缺口处说:“主要就是这么一块缺口,这一片补上去,还是缺了一块,得额外塑胎补起来。这碗的碗壁太过纤薄,瓷片往上接就非常费劲,碗口弧度也有些大,塑胎上釉做裂缝也都不容易,所以一直也没有找到敢接手补的师傅,陈明峰介绍我来这里,我就立马过来了,不知道你这里能不能补?”

      

        苏瓷倾过身子仔细看了看这撇口碗。

      

        哥窑是五大名窑之一,金丝铁线则是哥窑的最大特色,就是烧制的时候因为瓷器胎、釉膨胀数不同,导致瓷器表面开裂,成型后釉面上全是密密麻麻的裂纹。

      

        本来这是烧制瓷器时候的缺陷,但匠人独出心裁,巧妙地利用了这种缺陷。金丝铁线也意外地颇受人追捧,于是后来也就成了哥窑最大的特色。

      

        这种釉面,把缺的那一块塑胎烤裂上釉补出来,且补的还要没有破绽,难度已经不小了。而现在江远翔拿出来的这一个撇口碗,碗壁还很薄,拼接难度很大,再加上碗口这一块的胎体形状也没那么好把握,综合起来修复难度就很大。

      

        苏瓷看完直起腰,轻轻吸口气,对江远翔说:“交给我吧,但时间可能会需要长一点。”

      

        江远翔明白需要时间长,他更担心苏瓷到底能不能补,所以又问:“你确定能修?”

      

        苏瓷笑一下,“我敢接我当然是能确定,但还是看您自己的意思。”

      

        她自然也是看出来了,他还是有点疑虑的,大概是怕她把他的宝贝给修得更残。

      

        江远翔低眉深思片刻,又喝了杯茶。

      

        然后他放松了气息,看向苏瓷说:“咱俩这缘分,也算得上是老朋友了,我相信你。”

      

        苏瓷轻轻笑起来,跟他保证:“那我肯定不能让您失望。”

      

        江远翔这又反过来让她放轻松,“你也别太有压力,慢慢来就行了,我不着急。”

      

        修复古董这种磨耐心的事,想急也急不来。苏瓷向来也不会在这种事上急躁,都是沉下心来慢慢修的。她冲江远翔点点头,轻松应声:“行。”

      

        江远翔把他的哥窑金丝铁线碗放下,又和苏瓷喝茶说了会话,也就起身准备走人了。

      

        苏瓷客气地留他下来吃午饭,他也没多留下来麻烦。

      

        苏瓷送他到大门上,看着他走进胡同里,松下神经回院子。

      

        沿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