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艾德翁赞歌》_四重分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艾德翁赞歌》

第(2/3)页

城镇谋求生计。

  就在这时,艾德翁跑到了诗人的面前,问对方故事的后续,很显然,他并不是一个喜欢断章的听众。

  但吟游诗人已经没有了讲故事的心情,为了填饱肚子,他必须走上整整大半天的路才能抵达下一个城镇,再加上他当时的心情非常糟糕,于是便对艾德翁说了这样一段话——

  ‘历经磨难来到了魔王城前的勇者战败了,他的心脏被魔王刺穿、他的头颅被魔王斩断、他的躯干被钉在城门上风干、他的双眼被装进匣子中收藏,而公主也没有得到救赎,她甚至不知道勇者的存在’

  很显然,这个错误的结尾,是吟游诗人的复仇,尽管生性善良的艾德翁并没有参与对他的劫掠,但鉴于诗人根本斗不过那些膀大腰圆的村民,所以他也只能拿面前这个孩子撒气。

  就这样,吟游诗人离开了,只留下可怜的艾德翁傻傻地站在村口发呆。

  对于一个没见过世面的乡下少年来说,这个故事对他的打击不言而喻,所以在那一刻,天真善良的艾德翁简直觉得天要塌了,一整天都浑浑噩噩的。

  直到晚上,当终于抵抗不住困意的艾德翁进入倒在床上后,一件意料之内、情理之中的事发生了——他做梦了。

  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对于一个心思单纯的孩子来说,当然很容易因为剧烈的情绪波动而做梦,而梦境的主题,自然也就是被那个吟游诗人烂尾掉的故事。

  不过烂尾归烂尾,敷衍归敷衍,那个小心眼的诗人其实还挺有文采来着,毕竟他只用了三言两语,就把勇士是如何战败、如何被魔王折磨的场景描述得绘声绘色,让人觉得身临其境。

  结果到了梦里,听过如此令人方便脑补的形象故事后,艾德翁还真就在潜意识中构建出了吟游诗人口中的那个场景。

  一座飘在天上、遮云蔽日、壮丽巍峨、缀着鲜血颅骨的黑城

  一个面容坚毅、英俊潇洒、目光如电、身着华丽铠甲的勇士。

  一个身高八尺、腰围八尺、双翼八尺、獠牙也有八尺的魔王。

  一个相貌绝美、皮肤白皙、温柔善良、天天趴在窗口的公主。

  而艾德翁自己,则仿佛一个异空间的幽灵般,只能听着、看着,却没办法干涉这个梦境的透明人。

  梦境后续的发展,不言而喻……

  既然那场梦中的一切场景、人物都完美地还原了吟游诗人给艾德翁讲述得烂尾故事,那么剧情的走向自然不会以艾德翁的意志为转移。

  于是乎,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位各种数值基本都是‘八尺’的魔王在缠斗中不断地压制着勇士,最终残忍地将其击杀在城门前。

谷</span>  按照大多数梦境的规律,当那位八尺魔王弄死勇者,发出猖獗的大笑声时,艾德翁这个梦差不多就该结束了,然后这位初见人间险恶的少年就会惊醒过来,痛痛快快地哭上一场,最后在当前的环境下变成一个本本分分的农民,几十年后该入土入土,该下葬下葬。

  然而,这本故事中的艾德翁并没有醒来,而是在激烈的情绪驱使下突破了‘旁观者束缚’,参与到了这个理论上已经应该落幕的故事中。

  而他参与的方式,则是在飘在半空中时被那个一直趴在窗口上的公主给抓进屋里了。

  不要问为什么公主可以直接看到艾德翁这个幽灵般的人物,而且还能施展类似于隔空取物之类的术法直接将其拉入屋中,问就是故事别较真。

  总而言之,世界线从那一刻开始,变了。

  我们都知道,中二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生阶段,尽管这本《艾德翁赞歌》的作者可能不知道这个名词,但也曾是少年的他多少对这方面也有所了解,所以在他的笔下,艾德翁当时想要成为英雄的愿望影响了他的梦境,然后她就被公主拜托了。

  尽管公主的委托在故事中有整整十五页的详细描写,但简单总结一下的话,就是——‘未来的勇士啊,拜托你救救我,把我从这个地方带出去,然后咱俩一起过幸福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