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这路子,斗战胜佛?_我用闲书成圣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71章 这路子,斗战胜佛?

第(2/3)页

连那青天三铡上的獬豸看向陈洛的眼神都充满哀怨。

        当初凝聚的时候,没说工作量这么大啊!

        ……

        视察完偏倚处,陈洛回到了安国公府。

        眼下还要等王子安那边的消息,闲着也是闲着,还是继续更新吧。

        陈洛信步走到书房,铺开了纸张,继续开始《西游记》的更新工作。

        上一次写到了“真假美猴王”中唐僧二次驱逐孙悟空,接下来,就是真正的劫难到来了。

        陈洛下笔写道——

        “第五十七回:真行者珞珈山诉苦,假猴王水帘洞誉文。“

        “第五十八回:二心搅乱。(本章未完!)

        第771章  这路子,斗战胜佛?

        大乾坤,一体难修真寂灭。”

        ……

        在前世,关于真假美猴王有一个阴谋论的说法,那就是在真假美猴王中,真正的孙悟空被打死,后面出现的孙悟空其实是六耳猕猴。

        对于这个说法,陈洛觉得有些太过博人眼球了,当做笑话听听就好。说一个实际的问题,如果如来最后默许六耳猕猴打死孙悟空,顶替孙悟空取经的身份,那何必煞费苦心安排观音一路点化孙悟空?

        要知道,唐僧后来自述取经一共走了十四年,此时距离唐僧启程取经大约也就七八年的功夫,按《西游记》书中的时间逻辑,天上一日,地上一年,也就是天上七八天的功夫,就能培养出孙悟空的替代者?

        那显然不可能。

        另一个疑点就是,孙悟空当年被天庭捉拿的时候,玉帝用尽了各种方法都没办法杀死孙悟空,最后只能送去太上老君处炼化。到后来大闹天宫,请来如来,如来也只是化出五指山镇压孙悟空。

        就这么轻而易举地被六耳猕猴给打死?有些说不通的。

        相比这个阴谋论,另一种说法倒更让人信服。

        那就是所谓真假美猴王,其实是孙悟空一手导演策划的,而中途他去寻找分辨真假的人其实都对孙悟空的计划心知肚明,只是不拆穿罢了。

        最后闹到了如来的面前,如来佛给了孙悟空一个“功德圆满时,汝亦坐莲台”的承诺,才将孙悟空安抚下来,又编出了“混世四猴”的典故,替孙悟空将这一事给遮掩了过去。

        这个说法里,解决了一个真假孙悟空情节中很大的bug。

        那就是,孙悟空可以分辨不出真假,六耳猕猴甚至能以假乱真,但是有几件东西却是天下独一份。

        首先,孙悟空手中的如意金箍棒,当年的定海神针!

        你可以不认识,但是定海的功能总不能是假的。想要分辨,只要将兵器扔到四海,让四海龙王辨认一下即可。

        其次,是观世音菩萨送给孙悟空的三根救命毫毛。

        真假孙悟空事件出现后,第一个寻找辨认的神仙就是观世音,观世音可以看不出来孙悟空和六耳猕猴,但是自己的宝物净瓶杨柳化作的三根救命毫毛总能认出来吧?

        但是观世音说认不出来。

        最后,如来佛亲自赐下的紧箍圈!

        唐僧念起紧箍咒,真假美猴王都说头疼,但是如来作为生产厂家,没道理辨认不出自己制作的限制级宝物啊。

        但是直到最后,如来对于这三件只有孙悟空才有的宝物提都没提,只是说穿了假悟空的来历,这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换一个角度,代入如来的身份,会怎么看待这次事件呢?

        事情的缘起很简单,就是唐玄奘驱逐孙悟空,主动破坏了取经队伍的稳定;但是孙悟空为什么会引来唐玄奘的驱逐?是因为打死了几名草寇。

        这里面就要抓一下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了。

        主要矛盾,是唐僧要取经和没了孙悟空就不能取经的矛盾。

        次要矛盾,才是唐僧心中的佛理与孙悟空杀人行为的矛盾

        孙悟空做错了吗?当然做错了。但是唐玄奘的处理就将这个小矛盾提升到了大矛盾的范畴了。

        这么上升的一个动作瞬间就有理变没理了。

        所以,在这件事上,如来的处理方式,必须站在孙悟空这一边。

        而孙悟空呢?相比白骨精事件第一次被驱逐时的凄凄惨惨戚戚,这一次走的是“恼恼闷闷”,更直呼“这和尚负了我……”

        为什么?

        因为白骨精那阵子,孙悟空还是属于刑满释放人员,对自己的未来还充满了担忧,担心有朝一日又有一座山从天而降,落在了自己身上。

        所以一路上对妖精那是言辞无比犀利,下手无比温柔,但凡有后台的,。(本章未完!)

        第771章  这路子,斗战胜佛?

        能饶一命就饶一命。

        比如奎木狼。

        那可是孙悟空大战天宫时被吓破胆子,逃亡凡间的天将,孙悟空在见识对方的手段后,第一反应就是上天庭找人查花名册。

        没办法,孙悟空明白,他不动手,就可以追究对方的责任;他一旦动手,没有自卫,只算互殴,甚至反告他防卫过当都有可能。

        当陈浩南在九龙开起冰室,谁又记得当年他可是铜锣湾的话事人呢?

        唉,飞沙风中转,古惑仔也会老嘛!

        及至后来,孙悟空好几次遇险,这位奎木狼倒也算一马当先,出手帮助孙悟空。

        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

        扯远了,说回真假美猴王的剧情。

        这一次唐玄奘再次驱逐孙悟空,情况和当初就不一样了。

        经过了七八年的跋涉,孙悟空也认识到自己在这支取经队伍中的重要性,以及白龙马、猪八戒和沙和尚各自的能力与职责。

        取经队伍的组成,不是唐玄奘决定的,同样,取经队伍的解散,也不是唐玄奘能决定的。

        所以,孙悟空去找了直管领导——观世音。

        孙悟空见了观世音,三两句后就说出了自己的冤屈。那观音自然先是站在唐僧的角度,说是孙悟空的错,不该打死草寇。孙悟空一听就更恼了,直接亮出了自己的底牌:纵是弟子不善,也当将功折罪,不该这般逐我。万望菩萨舍大慈悲,将《松箍儿咒》念念,褪下金箍,交还与你,放我仍往水帘洞逃生去罢!

        意思很简单:这经,老子不取了。

        观世音的回复也很有意思:《紧箍儿咒》,本是如来传我的。当年差我上东土寻取经人,赐我三件宝贝,乃是锦澜袈裟、九环锡杖、金紧禁三个箍儿,秘授与咒语三篇,却无甚么《松箍儿咒》。

        观世音菩萨的第一反应不是如同上次一般,劝阻或者安抚孙悟空,让他打消了这个想法,而是直接踢了一脚皮球,言下之意是:不是我不愿意放你,是这咒语我也不会,你要找,就找如来去!

        这句话里,有两层意思,一层是“你去找如来说吧”;另一层就是“你敢去找如来说吗?”

        觉得委屈?去找领导投诉啊,这事我很难办。

        接下来的对话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