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辞岁(第三更)_我的公公叫康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六十三章 辞岁(第三更)

第(2/3)页

而是满人在关外尚白忌红的缘故。

  也可能因为宫里都是红彤彤的,各个宫殿都是红色大门门框,贴了红对子也不显,就自然而然将关外的习俗融合进宫中,挂的是白色对联。

  大家都穿的严严实实的,随行太监挑着灯笼,一路溜达到宁寿宫。

  宁寿宫里十分热闹。

  原来是搭建了戏台。

  有教坊司的小太监们在演猴戏,金猴闹春。

  这是沿用明代教坊司旧俗,也设了教坊司,用于节庆大典活动时的献戏。

  只是从顺治朝开始,停止了教坊司妇女入宫奏乐,改用太监承应。

  太后这边的年夜饭还在进行中。

  太后在太妃与格格们陪伴下,没有几个动筷子的,都在兴致勃勃的看戏。

  老人家不爱听那些咿咿呀呀带台词的,就喜欢这种看着欢快的。

  “赏!”

  随着老太太的放赏声,有太监将准备好的新钱放在托盘里捧了,直接撒到看台上。

  “哗啦哗啦”的铜钱落地声,小猴子都对着太后作揖。

  眼见着孙子、孙媳妇到了,太后笑着对他们招手。

  大家上前,之前坐着的格格们早已经起了。

  有人铺了锦垫,大家都跪了。

  太后笑着叫起,道:“压岁钱早准备好了!”

  白嬷嬷在旁,端了个托盘,上面是几个金色宁缎荷包。

  其中一对鸳鸯样式的是舒舒与九阿哥的,其他几个绣着蝙蝠的,是几个小阿哥的。

  沉甸甸的,不用想也晓得是金子。

  十四阿哥站在旁边,腰上也挂着蝙蝠荷包。

  原来他早就过来了,刚才去后台看热闹去了。

  这会儿功夫,外头就有太监进来禀告。

  太子、太子妃带着皇孙来“辞岁”。

  太后连忙叫进。

  随后,太子与太子妃进来,后头跟着两个嬷嬷,牵着两位年长的皇孙。

  太子与太子妃都是吉服。

  身后的皇孙穿着宝蓝色彩褂。

  为首的小阿哥已经八、九岁年纪,就是太子长子,被称为“毓庆宫大阿哥”。

  身边站着的,是他的同母兄弟,看着比十五阿哥还小些。

  见到那小阿哥时候,舒舒多看了几眼,这就是后世鼎鼎大名的嫡长孙弘皙。

  现在还只是个奶娃娃的。

  他自诩嫡皇孙也不算错,其父是太子,其生母后来为太子侧福晋。

  按照满洲旧俗,在胞兄殇了后,他确实算上嫡长孙。

  太子妃的嫡长女,还有一位庶出的三阿哥,应该是年岁小的缘故,没有带出来。

  因为要避让宫妃,太子一家来的匆匆,去的匆匆,也是磕了头,领了压岁荷包。

  而后,是太子妃给诸位小叔子、小姑子准备的荷包。

  舒舒这个小嫂子,从了太子妃的例,也派了一圈荷包出去。

  她还多预备了几个,就是给毓庆宫四位小阿哥、小格格的。

  等到大家从宁寿宫出来,就听到乾清宫方向传来炮仗声。

  这是年节期间圣驾出行,过一道门,就要放一次炮仗。

  相当于用炮仗取代了响鞭。

  舒舒一行就没有耽搁,直接回到阿哥所这边了。

  大家要回各所守岁,九阿哥提醒几个弟弟道:“我那先头收着两筐花炮,一会儿魏珠过来放炮,你们吃完饺子记得出来……”

  十阿哥与十三阿哥听了,都带了兴趣。

  十二阿哥也点头应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