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九阿哥给的启发(求保底月票)_我的公公叫康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九阿哥给的启发(求保底月票)

第(2/3)页

永定河的变化。

  早年河道工程主要是治理黄河,这几年才抽出手来治理永定河。

  十三阿哥还罢,这两年跟着巡了几次永定河,对于这些变化早已见识过,太子上回随扈巡永定河还是三十二年。

  当时从大阿哥到八阿哥都随扈,永定河还未开始治理。

  当时看着沿途河堤很是不成样子。

  现下看着,好上太多,也栽了不少杨柳。

  太子道:“恭喜汗阿玛,永定河工事已经快好了,可保京畿二十年无水患之忧。”

  要不然水满京城,就太狼狈了,朝廷也丢体面。

  康熙摇头道:“一年年的,多少银子砸进去,在面上自然要光鲜,朕不求二十年,只求安稳十年,就算他们功成。”

  十三阿哥在旁,并不多嘴,心里却是想着户部给河道拨款的账目。

  一笔笔的,听着都吓人。

  一年下来,能抵几个皇子开府的家底了。

  要是这些银子花到实处还罢,要是被贪了,那太可恨了。

  太子也想到官场风气,贪墨成风。

  只是水至清则无鱼。

  只要贪墨的不太多,除了御史之外,也没有谁会专门盯着这个。

  他就是想起了九阿哥在皇城里用煤渣修路之事,道:“汗阿玛,南城每年内涝,主要是地势低洼的缘故,去年冬天九阿哥叫内务府在皇城里用煤渣修路,既处理了宫里的煤渣,也平整了道路,正是一举两得;要是南城那里,由顺天府主持挖渠,挖出来的土方用来平整洼地,往后南城下水通畅,士绅百姓也免了内涝之苦。”

  康熙听了,比较上心,道:“这个法子妥当,回头你仔细写个折子朕看看。”

  南城每年雨季都内涝,从六月到七月底,百姓出行不方便不说,臭气熏天的,也容易诱发时疫。

  更有甚者,因排水不畅,致民房倒塌,百姓伤亡,也时有发生。

  太子听了,道:“那儿子回京后查查南城现下的沟渠后再写。”

  康熙赞道:“如此更好,数据详实,有的放矢,省得闭门造车。”

  父子两人说得投契。

  十三阿哥在旁,心里却是惊诧。

  他比太子小十一岁,入上书房的时候,太子已经出了上书房。

  做了十几年兄弟,除了之前逢年过节打照面,这还是他头一次与太子打交道。

  原来只觉得这位太子哥哥尊贵傲慢,现下看着倒是也挺接地气儿,还能举一反三。

  关键是他不拉踩,不像三阿哥似的,只要开口,就要贬损旁人。

  太子仿佛站在高处,承认其他人的长处,也乐意接纳吸收其他人的长处。

  不过他也确实站在高处。

  太子的涵养,比想象的好。

  十三阿哥都如此认为,更不用说康熙了。

  康熙也对太子的反应很满意。

  太子尊贵,就应该如此,有容乃大。

  宰相肚里能撑船,一国太子,更要有容人的雅量……

  治国就是治人。

  扬长避短,才是用人的上策。

  后头的备用御舟上,大阿哥与四阿哥也在眺望河堤。

  兄弟两个是老搭档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