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流言蜚语(第三更求月票)_我的公公叫康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流言蜚语(第三更求月票)

第(2/3)页



        康熙抽了抽鼻子,吩咐魏珠道:“开了窗子散散味儿。”魏珠忙应了,过去开了窗户,留出一寸的缝隙。

        夜风进来,屋子里才清爽一些。魏珠又取了沉香点上。康熙已经回到炕上,看着九阿哥的信,迟疑了一下。

        这里请示了两件事,行宫选址与那二十户蒙古人的安置。康熙想了想,就提笔写了回信,行宫地址先不敲定,等到明年北巡他想要亲自过去看一眼,还要问询钦天监这里的意见。

        至于蒙古人的安置,可如九阿哥所说,归在内务府下做牧马人。虎皮不错,射虎者可赐金做奖赏。

        另外就是天气转冷了,河水开始上冻,九阿哥也不要在外久留,可准备回京,省得长辈不放心……喀拉河屯行宫。

        九阿哥正掐着手指头,跟舒舒说着伙房的大米。两天过去,杀猪宰羊的,顿顿大肉,六百斤大米还剩下三百斤。

        “明天还得这样吃啊,估计大家都要吃伤了……”九阿哥想着何玉柱传回来的消息,觉得有些恶心。

        行宫内外的茅房不够用了,曹顺叫人在行宫外头临时又搭建了一个。这油水吃多了,要么拉肚子,要么秘结,反正就是跑厕所的人多了,蹲坑的也多了。

        “额尔赫该到了,下午往回返的话,明天晚上就差不多了……”九阿哥道。

        舒舒想起了端静公主,也算是公主中的另类。真要说起来,有些九格格之前的品格,安静娴雅。

        也就是这里离京城近,不会挨欺负,否则还真叫人不放心。前年看着额驸,总觉得比一般的蒙古人多了几分世故,少了几分耿直。

        或许是因为喀喇沁半耕半牧的缘故?这样的话,公主与额驸更更有共同语言才对,只是看起来并不是很亲密的意思。

        或许是公主矜持,不像纯禧公主与荣宪公主那样大方爽朗。喀喇沁部,喀右旗,端静公主驻地,台站。

        这里是蒙古的驿站,是康熙三十一年后下令修建的。平日传递朝廷政令,安置理藩院下来值年的司官。

        额尔赫虽不是从京城来的,可有着品级,也是朝廷的官员,就被安置在这里。

        他昨早从行宫出发,今天中午就到了喀喇沁部,直接到了公主府门口往里通传,结果却得到公主养病不见客的结果。

        额尔赫察觉到不对。公主暂时不见客,也该安排身边嬷嬷或公主府长史出来,过问详细才对。

        嬷嬷、长史都不露面,那公主府侍卫呢?皇上恩典,允抚蒙的长公主、公主开府,端静公主也不例外。

        所任命二等侍卫、三等侍卫,都是朝廷开俸禄,由公主从陪嫁的十户满洲包衣中择选。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