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执衡定元纪_儒道之天下霸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章 执衡定元纪

第(2/3)页

才难有出头之日,纵然存在于军中,也不受重用罢了。但是现在,乃是非常之时,是以,首先当罢用阶级法,用将不问出身,不问资格,对于在对抗蛮族、苗夷、乱民的作战中拥有出色能力的,一律予以重用。为将之道,各有所长,原本就没有什么准绳,有人擅长以宽治军,有人擅长以严治军,善领兵者不拘一格,以一条阶级法来约束所有军队,原本就是不合适的。在国难当头之时,唯有战绩是唯一准绳,对于与蛮夷作战时,表现优异的,不吝于封官加爵,以收人心。愈是乱世,人才便愈为重要。陛下,微臣也知道,朝堂之上,许多人已习惯于粉.饰太平,但是唯有真正认清时局之险恶,才有机会开创全新的太平盛世,看不清暗潮汹涌的人,终将被浪潮所吞没。”

  宋劭沉吟良久,将他最后一段话仔仔细细的斟酌一番。

  从宋劭的角度来说,无论如何不会希望传承近千年的大周王朝,在他的手中崩溃。

  然而文帝星出现异象,儒道崩溃,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事,大周王朝处于八百年不曾有过的水深火热之中,即便是当年的削藩,也远远无法与此刻相比。然而看看朝堂,却仿佛一切依旧,什么也不曾发生过,他对此也多少感到一丝困惑。

  即便是他,也开始感觉,有什么地方需要变了,但是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朝堂依旧犹如死水一潭,每个人都生活在强大的惯性之中,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做出改变。

  但是昨日发生的事,却让他一下子醒悟过来。

  天下是他宋家的天下,西南大乱,巴蜀失陷,割让四州,这些事虽然屈辱,但失去的是“王土”,对于生活在京城里的高官显贵们养尊处优的生活,是没有任何影响的,但是宁江带来的消息,却让他们一下子就怕了,不只是他们,连他也怕了,整个华夏的灭顶之灾,这样的消息,让所有人都下意识的不愿意去相信。

  然而徐修省的那番话,却让他不得不去重视华夏灭亡的可能性。这一方面,也的确是有着宁江人微言轻,而身为平章事军国重事的徐修省却是两朝元老、虽然是同样的话,两个人分别说出,分量却是不同的原因。而另一方面,也是在反省之后,他开始意识到,朝堂上的顽疾所在。

  面对着儒道崩溃所带来的华夏危机,朝廷必须要做出应对,要变革。然而,在朝堂上,任何一场变革,都是腥风血雨的象征。而在这样的变革中,最不用担心的人是谁?

  恰恰是他这个天子!

  八百年的儒家天下,让“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观念,深深的种在每一个人心中,朝堂上谁都可以被替代,唯有他这个天子是不可替代的。

  但是对于其他人来说,绝大多数人,更加在乎他们辛辛苦苦的熬资历、斗政敌所得来的地位和权力,越是这种时候,他们越是担心自己的权力和地位受到影响。

  改变这种事,谈起来容易,不管怎么改,反正天子都是天子,他们这些朝臣,却是谁也不敢保证自己的位置,能够在即将到来的腥风血雨中维持下去。

  这种想法,可以说是朝廷上绝大多数人共同的心声,也正因此,比以往更加强大的惯性,就在这种人人自危的氛围中,推着整个朝堂继续向前,哪怕前方是不见底的深渊。

  当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宋劭的第一反应是失望,对整个朝堂的失望,然而失望归失望,比以往更加强大的责任,却也在这个时候,深深的压在了他的肩头,他不知道要往什么地方改变,但他知道,不管怎么样,大周王朝都需要变了,而这种变革,除了由身为天子的他自己来带动,根本就不能指望其他人。

  对于宋劭现在的心态,宁江其实是能够理解的。就像是另一个世界里明朝的崇祯、清朝的光绪,当意识到整个国家的危机的时候,身为皇帝,他们也曾试图做出改变,为那踏入末期的王朝续命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