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又遭人诬陷_大唐逍遥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四章 又遭人诬陷

第(2/3)页

了,其实自己心里也明白,可就是气不过,还是决定撩拨一下晋宇。

  温彦博前些时候就受到一封匿名信,跟当初李承乾收到的差不多。上面名列了晋宇的几大罪名:地里种菜——不尊朝令;用纸如厕——有辱斯文,有失礼制;公然逛青楼——有违律令。这些都不是大的罪名,却能败坏人的名声。

  朝臣肚子里的那些小道道,李二明白得紧,魏征讨厌宇文士及,李靖为了大局险唐俭于险境,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有跟门阀攀亲的意思等等,他都心知肚明,不过这帮小弟用起来顺手,且利大于弊,所以他假装不知道。

  温彦博这样,李二头疼了,晋宇有些事情是做的有些过了,不过谁不曾年轻过?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没少折腾了。就说这厕纸吧,其实他也在用,好用啊,只不过身边的太监不会外传罢了。

  “可有实证?”李二听完温彦博的话,问道。

  “良田一百一十亩用来种菜,微臣听后痛心疾首,这要少打多少粮食?能救活多少人?陛下派人查看一下便知,微臣绝无虚言。”温彦博信誓旦旦,殊不知这里面水分大了。其实古代就是这样,君不闻那救济款,从上面层层盘剥下来,真正到灾民手里的不足十一。换做功劳报上去的呢?那主功之人是换了又换,最后成了某封疆大吏的政绩盛在了皇帝的御案上。

  “用纸如厕,微臣不齿于口,在晋家庄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温彦博低头继续诉说,看李二还是没有出声,咬咬牙将最后一条咬的死死的,“晋归唐公然逛青楼,此事坊间多有传闻,晋归唐还曾作诗一首,为坊间百姓所不齿,有伤风化,还望陛下明察。”

  其实这些都是小罪,这年头跟秦楼女子有些许传闻出来,还能成为一桩美谈,晋宇做的那首诗就成了美谈,人人羡慕,致使红袖招的身价是一涨再涨。现在去听红袖招弹曲子都收门票了,一张十两银子,你还别嫌贵,去晚了就没了,限量。

  李二很头疼,他没想到温彦博还没放弃打击晋宇。其实李二是个很宽容的人,只要不是得罪他厉害,或者犯了谋反之罪,一般都能活命。自己手下小弟啥调调他清楚地很,那些年轻些的武将,就很多喜欢那荤调调,估计也没少去了。那些文臣多喜欢风雅婉转一些,也没少照顾了青楼的生意。大家彼此心知肚明,只不过都不拿出来说事而已。

  李二还在犹豫呢,又有人站住来了,这也是楚轩安排的后招,若温彦博所说的不被李二所采纳,那就把自己近期搜集的都列出来给李二看看。其实按照楚轩的本意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怎奈他那个主子沉不住气,打算让晋宇连年都过不好。李泰很胖,但心胸实在是很小,堪比针鼻。

  韦挺,魏王府事,这些事多少参与了一些,他现在还兼职御史大夫,有纠正百官之举的职责,被小胖子威逼利诱站出来揭发晋宇。他自己也看过楚轩所列举的证据,认为确凿的很,所以才勉强同意。

  楚轩出手狠辣,根本不找那些细枝末节,直接就按唐律中的“十恶”来给晋宇按罪名。说实话这一招确实毒辣,所谓的“十恶”指的是:谋反、谋大逆、叛国、恶逆(殴打直系长辈的行为)、不道(一家三口以上的灭门案)、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这十桩罪行唐律采用了最严酷的刑罚,能砍头的绝不判充军,而且是“遇赦不赦”,这就是“十恶不赦”的由来。

  前段时间楚轩搞的那个谋反没能见效,于是又搜集了一些有悖伦理的罪名让韦挺呈给李二。这罪名包括:不孝、不睦、内乱。

  楚轩为了扳倒晋宇可谓是不留余力,派人千里迢迢的去寻晋宇一族的幸存者,都把话放给那些人“没有幸存的,也要找到幸存的!”

  那些人实在是怕了这个城府深,手段毒的魏王府幕僚,自然是源源不断的给楚轩找到了理想中的人选。于是这罪名就编制出来了,晋宇莫名的多出了好些“亲戚”。

  韦挺这么一说,当时就有人不同意了,程咬金就差指着韦挺鼻子骂娘了,向李二陈禀:“微臣愿用项上人头担保,归唐绝不会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秦琼更理智一些,质问韦挺:“不知韦大夫是否有证据在手?”

  “韦某从来不说那些无证据之事,此事人证、物证俱在,还望陛下明察。”程秦二人的反应在韦挺的意料之中,心下更是判定晋宇是那种大奸雄的一类人,伪装的很好啊!

  “诸位爱卿怎么看?”李二沉吟一下,这种事情他也不好偏袒晋宇,韦挺向来为人不错,若不是有了确凿证据不会冒着被人非议的危险直陈上奏。

  李道宗先站出来了,“启禀陛下,微臣虽不知韦大人手上的证据为何物,但晋归唐绝不是大恶之人,否则他没有必要将颉利可汗献给朝廷,早就远走他乡了。”

  “启禀陛下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