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五章 凤凰于飞(四)_大明望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零五章 凤凰于飞(四)

第(2/3)页



  沈家只出布匹,不沾手经营事宜,占股四成;张会那边出店铺、出资金,负责布庄经营,宫中、官场内外打点等事宜,占股六成。

  过一二日,又有契书送到杨府,交到杨恬手上。

  杨恬还自惊讶,杨慎却是一点点教了她如何看这样商铺的契书,末了,指着立契人那处,但见并非沈家与张家,却是杨学士府大姑娘杨恬与武靖伯府六姑娘赵彤。

  徐氏那边也打发了心腹来杨府解释一番,说借杨恬嫁妆之名,便宜行事,也方便与武靖伯府姑娘接洽,不叫杨家误会沈家想插手杨恬嫁妆等等。

  实则却是实打实与杨恬添妆。

  而沈瑞给杨恬的解释书信也是在契书送来之后发来的,言说自己“不耐烦庶务,还烦请妹妹代劳”,满满一副央求口吻,也半点没露出是与杨恬添妆的意思。

  俞氏也忍不住与杨廷和感叹沈家这亲家结得好,处处惦着恬姐儿,办事又妥帖不失礼。

  杨廷和也深以为然,这门亲事真是再顺心不过,如今,只差女婿一个功名了。

  杨恬更如泡进蜜罐子里了一般。

  杨慎见父亲同意,便由妹子签字画押,亲与沈瑞并武靖伯府四公子赵弘沛一并往官府去正式验契盖印,定下此事。

  如今赵彤与杨恬算得是合作伙伴,关系天然就亲近了一层。

  赵彤得了肯定答复,似是松了口气,脸上绽开无比灿烂的笑容,拉了杨恬的手,在旁边小几暗格处一翻一掀,将个八宝攒盒往她怀里一送,调笑道:“今儿早上张二巴巴来我家,特特又嘱咐了我一遍,说沈二已打过好几遍招呼了,千万千万要照看好杨家姑娘,叫我可要捧在手掌心儿里。”

  说着便粗着嗓子学起男声道:“千万、千万。”说罢自己先笑得前仰后合的。

  杨恬那小脸都染成了大红布,心里却是甜蜜,只不好应声,便羞赧的低下头,佯作要开那八宝攒盒。

  赵彤却又凑过来嬉笑道:“呐,这也是沈二央张二与我捎来给你路上吃的。”说着又挤眉弄眼,笑道:“快打开瞧瞧,是不是都是你爱吃的,若有错的,便要罚他。”

  杨恬被她这样一闹,越发连攒盒也不好意思打开了。

  赵彤虽爱说爱笑爱闹,却不是那粗疏性子没眼色的,见杨恬窘然尴尬,怕她着恼,忙又从那暗格里端出个海棠红小茶盏,递将过来,陪笑道:“好妹子别恼,我原与家里姐妹说笑惯了的,一时没了分寸,向你倒茶赔罪。”

  杨恬也不是那扭捏人,虽脸上还红得发烫,却也大大方方道:“不过姊妹说笑罢了,不敢当姐姐赔罪。”

  她并不接那茶盏,反而掀开了攒盒的盖子,置在几上。

  余光扫过,攒盒里干果蜜饯炒货皆有,却并非都是自己爱吃的,便晓得并不是沈瑞送来的。

  她心下又不免暗啐自己糊涂了,沈瑞素来谨慎,怎会傻傻的送匣子蜜饯过来,岂非落人话柄。

  赵彤见她脸色,便知唬她不得,也将茶撂在小几上,笑道:“你们倒是心意相通的,是不是他送的都看得出来。”

  杨恬抿嘴笑道:“姐姐玩笑了。想必是常与张二公子作此哑谜的。”

  赵彤呆了一呆,自己也笑了,道:“真个嘴上半点儿不饶人。”却又大方笑道:“我俩打小儿一处长起来的,也不用甚哑谜。”说罢自己也端出一盏茶来,这才比了个请的手势。

  两人相视而笑,端茶共饮,又各自捡了两块干果品尝,闲聊着说起京中时兴的首饰衣裳样式。

  说来说去,自然绕回到两人的生意上,不免饶有兴致的研究了一回什么样的布料能卖得更好。

  赵彤虽也不过二八年纪,竟也是自己打理两个铺子三四年了。

  “我娘最不耐烦这些庶务,恨不能自己是男儿上阵杀敌方痛快。”赵彤笑嘻嘻抖着老娘的底儿,毫不见外,“原来有祖母操心,见我娘实在不成,就把我大姐二姐带出来了,后来我们几个姊妹凡长大些便都要学管家,再大些祖母直接丢个铺子来与我们自己打理,自负盈亏。待嫂子进门,母亲也就彻底撒手高乐去了,我们也松了口。”

  杨恬也不觉尴尬,反笑道:“却连我都听说过武靖伯夫人骑射功夫极佳,真巾帼不让须眉,非寻常女儿比得的。夫人这般,岂不洒脱,真是慕煞旁人!倒是我这样笨笨的,既没夫人那般本事,也没姐姐这样的本事,虽也学了几年管家,可瞧见账本还是发憷,日后可要姐姐多多担待了。”

  一番话正搔到赵彤痒处,她虽是揭底老娘,却是打心眼里认定老娘是女中豪杰的,可听不得别人说半个不字。

  杨恬开口时赵彤就仔细看了其神色,见果然语出肺腑,既不敷衍也不虚捧,便极得赵彤心意,心下不免对杨恬又亲近了几分。

  赵彤佯作拧杨恬的脸道:“你这样书香门第出来的姑娘还算笨笨的,天底下就再没聪明娘子了!分明是想躲懒,让我一个人忙去,这可不成,便是拖也要拖着你去。”

  杨恬连忙笑着求饶。

  两人嬉笑成一片。

  杨恬却是早就从沈瑞那边得了武靖伯府的一些资料,方才能在赵彤提起时不会茫然不明所以。

  沈瑞既要同武靖伯府合伙做生意,就不可能不去打听武靖伯府的底细,只是这种时候就知道,像杜老八这样的人还是要多认识几个才好。

  如现下这情况,要去打听英国公府姻亲家的事情,如何好让背靠英国公府的杜老八去。

  不过武靖伯府在成化朝曾是显赫一时的人物,历经成化、弘治两朝而不衰,拿到他家的资料也不是难事。

  武靖伯府上军功封爵,却不是开国,也不是靖难时,而是成化年间。那时封的也不是伯爵,而是侯爵。

  武靖侯赵辅平过两广瑶民叛乱,扫过犯边的建州女真,所向披靡,一路凯歌,终功封侯爵。

  而后却因被调至河套,抵达时贼寇已入侵劫掠多时,他再是英雄豪杰终究无力回天。然朝中御史才不管那些,将种种错处都累到他身上,弹劾他不作为、玩忽养寇等等。

  赵辅被调回京,自请去了侯爵。

  他乃宪宗皇帝心腹之臣,又有赫赫战功,宪宗虽改封其子嗣世袭伯爵,却仍让赵辅为侯爵。

  只是此后赵辅赋闲十年,再不曾上过沙场,直到成化二十二年过世。

  他过世后,被追赠容国公,也足可见宪宗对其感情。

  赵彤的父亲赵承庆袭爵后,也赋闲了二年,但因拥立弘治皇帝有功,在弘治元年便就掌了府军前卫,后领神机营,再后来便派去协同守备南京。

  如今武靖伯世子、赵彤的大哥赵弘泽也进了府军前卫,亦是小皇帝跟前数得着的人物,只不过年纪差得不小,不常跟着皇帝四处游玩罢了。

  赵家祖孙父子得了三代皇帝的信重,圣宠不衰,家族产业自然也就越来越多。

  赵家铺子多也是出了名的,赵承庆也多次被御史弹劾出入奢侈、侵渔市利等等。

  但弘治皇帝这样节俭的皇帝,却对赵家的奢侈颇为宽容,都不曾说过一句重话与赵承庆。

  赵承庆的家人在京中,因手面儿广,也颇得上层勋戚圈子的好评,——不然也轮不到赵六姑娘嫁给英国公府二公子了。

  沈瑞写与杨恬的分析是,既掌重兵,怕要自污。

  杨恬原也不是无知深闺女,尤其定亲沈家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