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0.重归来路(18)三合一_敛财人生[综]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340.重归来路(18)三合一

第(3/3)页

话呢,四爷也直言不讳:种地种的好了,宫里就不行了,地方太小

        正隆帝听明白了这里面的潜台词,顿时大喜。

        他如今还在东宫住着呢,别的宫殿太上皇以及太上皇的嫔妃都占着呢。这要是太上皇觉得宫里不自在了,少不得要在城外修行园子行宫的。到时候老爷子搬出去了,他这不是就解放了嘛。

        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谆谆善诱的法子,比叫人过去跟太上皇说‘您老不在其位了,得搬家’这样找抽的话高明多了。

        于是,可着皇宫里祸害,皇上也没有二话。只要老爷子高兴,您随意。只要不上朝来,这宫里您想怎么着就怎么着。

        这日也是,四爷跟太上皇两人短葛穿着,翻腾那一亩二分地呢。甄太妃带着人浩浩荡荡的来了。

        有女眷,四爷就要回避。

        太上皇和甄太妃都说不用,甄太妃还道:自家的晚辈,回避什么?弄那些神啊鬼的东西。

        行吧!不回避就不回避吧,他也不说话,默默的去一边看他的用温床培育出来的秧苗去了。

        甄太妃瞧了一眼就笑:真是个实诚的孩子。说着就凑到太上皇身边:今儿,是有件事想您陛下您提一提。

        嗯。太上皇如今瞧着这秧苗比美人可爱,况且眼前这个美人也看了十多年了,实在没有啥新鲜的了。

        甄太妃一笑,这才道:您是陛下的父皇,母后皇太后又去的早。陛下如今登基了,可这子嗣却艰难按照常例,新君登基后宫也该进新人了

        一般新君登基,充盈后宫,那是守孝完了之后的事。可这不是例外嘛,太上皇好好的呢,大臣们也不敢谏言,就是皇后也不敢上表,总得有人来探问探问吧。

        这皇后不敢上表,是因为东宫就那么大点的地方,若是上表了,充盈后宫,这人往哪里塞?这不是暗示太上皇搬家吗?这是敏|感呢。

        而甄太妃呢,想着顺势抬元春的。又看出来太上皇如今确实有几分退却的意思,所以,算是对正隆帝示好的意思吧,来了这么一个提议。

        一旦开了口,有了后妃进宫的具体日子,这太上皇不让位子也不行了。

        甄太妃露出个音来,就不往下说了。

        太上皇云淡风轻的看了她一眼,然后就点头:是该选!早该选了。说着,就跟边上伺候的太监说了一声:传话去吧,把刚才的话一字不差的传过去

        甄太妃也不知道太上皇这是高兴还是不高兴。赶紧退了。

        人一走,太上皇就冷笑,这笑里却有几分苍凉。

        连身边的女人都开始背叛了,这种感觉,不好受。

        不管太上皇高兴不高兴,也不管正隆帝愿意不愿意在这个当口引老爷子不高兴。但宫里的口风就这么露出去了。

        然后上折子要求正隆帝充盈后宫的折子差不多能把玉案给淹了。

        尤其是之前惹了皇上不高兴的勋贵们,看谁扑腾的厉害。

        这风声一出,贾家的气氛却冷凝起来。元春那边没传来好消息,可却有更新鲜的女子要充盈进去了。不说别人,贾家住着的就有一个。

        薛宝钗正当年纪,又是贾史王薛这四家里出来的。哪怕排在最末,这也确实是个合适的人选。贾家迎春的年纪合适,可那性子就算进宫了能如何?探春又小。

        王家是真没合适的。

        史家倒是有,但姑娘都是订了亲的。就剩个史湘云,年纪也不够啊。

        所以,好似除了元春,唯一一个有机会的女子,就是薛宝钗了。

        这薛蟠其实也不完全是傻瓜,晚上偷偷的带着人上家里来了。四爷都睡下了,结果说是薛大爷来访。

        四爷皱眉,林雨桐给他递披风:这事不能应了。一是贾家那边必定是不愿意的。二是送进去也不过是第二个元春。不进去反倒能挣一条活路出来。可怎么能不得罪人还把人给人给打了。

        四爷就跟薛蟠说了:这事外官不好插手。又给指了一条路,内官的路子。

        比如戴权:用银子能疏通的事,对薛家而言算事吗?说着,又低声道:我在老圣人跟前行走,这插手陛下后选的事,犯忌讳。再因为这个反倒是连累了你们的大事,倒是不好了。

        哦!还有这个说头。听起来高大上,也很有道理。

        薛蟠觉得当初结交这个人真是结交对了。谢礼照样放下了,然后兴冲冲的走了。

        那些东西叫人收着,只一小匣子,里面放了两千两的银票,四爷拿进去给桐桐收着。

        薛蟠要求的这个事,那是求谁都不成的。

        戴权那人,是什么银子都敢赚。贾珍给贾蓉捐官,银钱没少给,最后得了一个后补。

        一个官职卖了两家,什么银子都捞。

        这人是甄太妃的人,管着后宫的事。如今太上皇的后宫那能有多少油水,等皇城换了主人,他这样的,就没奔头了。趁着这个空档不捞点,后半辈子指靠什么去?

        所以,这边送银子,那边肯定收。收了银子,薛蟠就觉得事情成了。

        可等将来事情不成了,他能拿戴权怎么办?

        贾珍拿戴权都没法子。要真是稍微动点心眼,知道在秦可卿丧事上给贾蓉捐官的前后事,就知道这戴权不能托付。而明知道还要去送银子,那就是自己个想不开。

        有啥法子呢?薛蟠被妹妹说的,也扭过脸去:我倒是想说,收了这心思算了。何苦来哉!以妹妹的品貌,将来找个什么好人家找不来?也找个读书人,将来也当个状元娘子。那余家那样的人家,如今都过的风生水起的,何况咱们这样的家业。非奔着那里面去!

        薛姨妈斥责道:当着你妹妹,说的什么话?要不是你不争气,我又何苦筹谋这一步。宫里没人,咱如今这买卖还能做吗?

        薛蟠便不说话了。家里的做的营生是皇商,打着皇商的旗号。其实就是替皇家采买的。得先从内务府把银子支出来,然后拿着给开出来的采买单子去置办。等采买完了,回来交账。就这点事。可这得有好几年了,从来没从内务府支出多少银子来。只叫先垫着,先垫着,可家里垫到什么时候是个头?有多少家底也不够这么耗的!

        宫里有自家的人了,就能给里面递话了。这家里的家业才能撑的下去。

        所以来京城,一是送妹妹选秀。二是为了内务府里拖欠着的银子。三才是避祸。

        打死个人而已,对薛家来说,花银子塞个家仆就能了结的官司,压根就不用放在心上。这要是贾史王薛鼎盛的时期,事实上就是这样的。

        四爷跟林雨桐一说薛宝钗必要走这一步的缘由,林雨桐这才恍然。

        所以,这薛家住在贾家,甚至未来也要住下去的还有薛宝钗那么个人,其实可以有其他选择,为什么更执着起了跟贾宝玉的婚事。还有元春封妃,薛家往外拿银子。不是什么搭着钱也要把闺女往里面塞。谁也没那么蠢。人家那就是想靠着元春,想成为元春的兄弟媳妇巩固关系,借着宫里的势为薛家的家业谋算的。

        如今再回头来,林雨桐觉得过去的自己就是自以为聪明的白痴。

        薛宝钗的名字还是报了上去,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过程。

        王夫人怎么说的,林雨桐也没问。不过见了王熙凤两回,王熙凤都是带着几分轻慢的:那是谁都有运道做娘娘的?她嗤笑一声,长的俊性子好的姑娘多了去了,再好又如何,为了子嗣就更不敢选她了

        林雨桐愣了一下才明白王熙凤的话,这是说外甥像舅舅,万一选了宝钗,而宝钗也给皇家生个像薛蟠的大傻子怎么办。她顿时就点了点王熙凤:天下的话到你嘴里再是没有更刻薄的

        放屁!王熙凤就说:我是不识字,我的话粗糙,但要说刻薄的极致的,还是你们这些读了书的。别人我且不服,只服三个人一个是你,另外两个就是林家的两个表妹。你们要是刻薄起来,那才是没有别人的活路了

        说笑了一回就算了。王熙凤是个大忙人,哪里有那么些的工夫去。

        天慢慢热了,眼看就端午了。林雨桐正跟邵华商量着,说今年这端午怎么过,不行还是两家人一块过吧。正说着话呢,四爷回来了,急着找林雨桐。

        怎么了?林雨桐还以为出什么事了。

        四爷低声道:帮里收拾东西,宫里出幺蛾子了

        林雨桐瞬间就明白了:你得在宫里住着,暂时出不来?

        四爷‘嗯’了一声:你在家别着急。

        林雨桐应着,把各色的药丸子给准备了,又顺口问:怎么一个幺蛾子?

        四爷冷笑:闹鬼呢。

        哪里有那么多的鬼?

        林雨桐这么一说,就愣了一下,义忠亲王的生祭死祭是同一天,可不就是这两天的事。太上皇心里估计正不自在呢,就有人借机出来挑事了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