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0.重归来路(8)三合一_敛财人生[综]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330.重归来路(8)三合一

第(3/3)页

以,是宝钗不爱这些花儿粉儿吗?不是!早先在她家,她也是如三春一般,一派大家子气象。人家是没有这些佩戴吗?也不是。人家都说了,这些没用的东西,等邢蚰烟嫁过去,还有一箱子。人家有,也不是真的不爱,那为什么不戴呢?只因为一件事:咱们如今比不得他们。

        权势上比不上,就得从实守分,如此才能保的住手里的东西。

        可林雨桐又跟她不一样,余梁很靠谱,余家往后必然是走上坡路的,所以,林雨桐就得摆出气派来。不能叫人小瞧了余梁去。再往后,四爷必然也是往上走的。自己个富贵的奶奶的富贵路,只会越走越富贵的。如今这打扮,也叫随分从时。

        原本最是不爱头上戴这些金的银的,如今都给戴出来了。

        说真的,怪累的慌的。

        在外面撑这个富贵的场面,也是个累人的活。

        在贾家呆的累的不行的林雨桐,终于盼来了婚期。

        尤氏和王熙凤两下里征询意见,最后将日子定在了腊月初六。

        王熙凤哈哈的笑:这有钱没钱,娶个媳妇好过年。珩兄弟可巴巴的盼着呢,您老人家就是再舍不得外孙女,也留不得了。不过横竖都是咱们贾家的人,以后成了孙媳妇了,您只管话把人叫来便是了。更近便了!

        贾母噗嗤一笑:你就是个没王法的猴儿,当着你妹妹的面,口里也没个遮拦!

        哎呦!王熙凤挤在贾母身边坐了,这是我的不是了。但凑过去,却低声说那边的事:数大爷,那也是个没成算的,只一味的要跟着东府太爷去修道。那位太太也是个糊涂的,家来的幼子幼女一概不管,只给珩兄弟扔着。哭着喊着,要随了爷们去。可怜珩兄弟,也才多大点年纪,又得交际应酬外面,又得想办法弄些银子家用,还得念书,府里得管着人情来往,还得教导幼弟幼妹。这别说是个年纪不大的孩子,便是个老了世道的人,办到这些也不容易。所以央求了珍大哥珍大嫂子,叫我来老祖宗说一说。说余家大妹妹在老祖宗跟前调理了两年,必是不凡的。家去之后,后宅便有人管着呢。他也好腾出手来。前儿,老爷还打人叫了珩兄弟来,说是留了珩兄弟大半天的时候,又是考教学问,又是叫做文章的。我们那位爷只说,老爷欢喜的什么似的,只说这是耽搁了。若不然,早就金榜得中了。还催呢,说成家了,就得赶紧立业了云云。

        贾母这才点头:那倒也还罢了。

        这边一应,那就算是订下了。然后这个贺喜那个贺喜的,不说主子,就是这些丫头婆子,就够林雨桐天天支应半天的。这个过来说给姑娘贺喜,在外面磕头了。那林雨桐就得赏些铜钱去,是个意思。

        那些有脸面的婆子丫头,又不一样。带着几样过的了眼的针线过来,是个心意。

        这些人散一把钱可就不行。或是给个自家做的药膏脂粉,或是给些小瓶的果子露或是别的。她们是不稀罕赏银的,给上一二两的,他们都不在眼里磨。

        往常也不怎么爱拿针线的黛玉,倒是帮着林雨桐开始做荷包手帕这些东西了。林雨桐也承她的情。

        黛玉不免又伤感起来,只说以后见面不容易。

        对这话,林雨桐却不这么认为。从贾母和王夫人死活要把自己留到出嫁的日子才准搬出去,就能知道,这两人对自己绝对有某种不为人知的目的。

        至于这个目的是什么,只怕四爷是清楚的。

        但既然认定了,想再叫把这种认知改过来,只怕难了。所以,以后少不得常被召唤。

        可真到了那个时候,就再说吧。

        先离了这里再说。

        腊月初六的亲事,腊月初五,愣是留林雨桐吃了晌午饭,才准离开。

        余家这宅子,建起来之后回来过一回。但余梁两口子搬家,然后收拾好,林雨桐还真还没回来过。进了家门,反倒是陌生了    。

        里里外外的把宅子看了一遍,看起来是不打眼,但要论起舒服,比贾母那边舒服多了。一到冬天,每个房间都暖意融融的。包括外面的铺子,都是一样。

        回来的晚了,匆匆的把嫁妆看了一眼。这也看不全,像是家具一些东西,今儿都提前送过去安置好了。还有铺盖这些东西,要提前铺床的嘛。

        林雨桐也没细看,只看了嫁妆单子,心里就有数了,这绝对不止一万两。

        这边的铺子给了林雨桐一半,另外有宅子一座,庄子一个,饰布料这些都不算,明晃晃的五千两银子的压箱银,余梁又塞来了三千两的银票,那五千两是明处的,这三千两是暗处的。如今瞧着妹夫也还好,要是真不好了,你手里不能没有银子。哥哥不是叫你过日子跟人藏心思,但这给自己留点私房银子,也不算是错。我是盼着,你一辈子都用不到这些东西呢可这真要是有个万一,有银子就有底气。家里总还是你的家里,想回来就回来这话是我说的,不管啥时候都算数

        这个只有十几岁的少年,几乎是逃难来的。带着媳妇带着妹妹,身上没几个钱,日子过成如今这样,给人弯了多少回腰,说了多少奉承的话,为了赚钱,在外面又受了多少辛苦,回来从来不说。只用了一年时间,把家里的日子愣是过成了如今这成色。又这么倾其所有的嫁妹妹。

        说实话,当哥哥当到这份上,好些个爹娘都办不到。

        因此,临上花轿的时候,林雨桐跪在余贾氏的牌位前磕了头,又给余梁和邵华真心实意的磕了头。

        长兄如父,长嫂如母。

        她是这么说的,然后来送嫁的人也都不免动容。

        余梁哭的止都止不住,把妹妹扶起来,然后背到背上。邵华过去搀扶了一把,却被林雨桐给手里塞了个东西。

        她也不知道是什么,先收了起来。等婚事完了,打开看才知道,是好些个成药方子,和胭脂方子。当然了,这是后话。

        却说四爷这边,要成亲,这宅子就得另外翻修。夏天就翻修了,也顺便做了改造,如今瞧着也算是焕然一新。

        正房正院改造后反而不大了,这是给贾数和钱氏留出来的,别管怎么样,家里得有他们的地方。

        然后两边是两个偏院。东边收拾出来做了新房,西边跟东边是一样的格局,叫贾瑕住着,往后给她娶亲,就住那里。

        正房的边上,有东西厢房。叫幼娘在东厢房住了,平时正房有婆子打扫进出,小姑娘住里面,不用害怕。

        办喜事嘛,两府里体面的爷们都来了。又有四爷在外面认得的冯紫英柳湘莲卫若兰等人,而像是林家王家薛家史家。不管看着谁的面子,都来送贺礼加帮忙。

        婚事相当的热闹。

        两家离的也确实是不远,一里路的样儿,所以,前面的嫁妆进了门,后面的嫁妆还没出来这倒是真的。好些个看热闹的都瞧新鲜呢,说宁荣街好些年没办过这么体面的婚事了。

        而后宅的事,四爷全都托付给尤氏料理,她是男方媒人嘛。

        加上这个王熙凤,两人把婚礼当真是办的亭亭当当的,跟较劲似的。一头帮着男方办聘礼,恨不能一千两银子办出两千两的样儿。那边王熙凤能服了她?跟打擂台似的,凡是经手的没有不体面的。

        这么一来,倒是四爷和林雨桐得了个大实惠。

        这边,四爷牵着林雨桐下轿,要拜堂。

        那边,路过宁荣街的一位公子驻马了,朝这边看。见贾家好些得脸的都在,就心说:这是谁家在办喜事?

        跟着的伺候的人,就去一边打听了,回来便说:是荣国府一位贾珩的爷,娶了荣国公的外孙女

        外孙女?

        这公子就皱眉:哪个外孙女?

        断断不会是黛玉的。年龄也不对啊!

        这伺候的就笑:肯定不是林家大姑娘的。林大人都答应的事,还能反悔?说着就道:是贾家大姑奶奶家,余家的大小姐

        贾家的大姑奶奶?

        余家的大小姐?

        我怎么不知道?

        这公子皱眉,随即又松开了,心里一笑:之前还觉得一辈子一辈子这么过,怪没意思的。谁能想,这一辈子跟一辈子其实是不一样的。这不,又出现了变故了。只是不知道这余家到底是个什么根底。

        他打马就走,还吩咐小厮:以后多留心点这边的消息。

        是!小厮笑着应了,就直接翻身上马,跟着主子的脚步去了。

        林雨桐当真不知道,刚才几乎是跟闻天方擦身而过了。可哪怕是知道了,还能如何?

        没听见四爷问嘛:这是还愿意嫁给爷的吧?没打算反悔吧?

        明知道耍花腔的语气,把林雨桐也说的心里虚的哟,手指头缠着他的腰带,扭啊扭的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