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悠悠岁月(54)三合一_敛财人生[综]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037.悠悠岁月(54)三合一

第(3/3)页

”要不了十年,政府就不再允许办企业了。合同上只要注明,‘外商’有优先购买对方股份的权利,那这一切都不是问题。

        这还真是!

        当初给批家属楼的时候,这批的地就不少。是属于原来的纺织三厂的。这个厂区不大,后来精简人员和机构,都迁到二厂和一厂去了,这边就收回来了。

        这地方不管是位置还是大小,还是水电设施,说时候,都是上上之选。

        林雨桐觉得这事,该迅的操办起来才是。

        琢磨完了躺下一翻身,才想起问四爷:“你的工作调动怎么还没下来?”

        谁知道呢?

        但四爷又不急,干啥活拿的都是那点工资。

        林雨桐这边正完善筹备卫生棉厂子的规划书呢,四爷的任命下来了。

        招商局!

        筹备招商局。

        呵呵!沿海开放城市有这个机构,如今县里还没有,这不,才准备筹建呢。

        县里有了合资企业,矿泉水厂嘛。有了外资就有了外商,这对外的招商以及服务工作,得有人做。而四爷做这个事情,就叫他的工作有了连续性。哪边都不耽搁。

        清宁就搓下巴:“咱家两个局座,哪个更厉害?”

        其实是平级了。

        如今夫妻两个在同一个地方任相当级别的领导,还不算是啥。等到了将来,只怕就不被允许了。两人中必须有一个往后退一步或是直接调开,异地任职,这个是没有影响的。

        四爷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帮林雨桐……不是,应该是卫生局联系‘外资’。

        而林雨桐在分房之前开了一次全体会议,将这个事情在会上说了。

        把卫生巾拿到桌面上说话,好些人都不好意思听。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要不是上面讲话的是局长,一个个的早在下面骂开了。

        可听着听着,就觉得这里面好像真有道道。

        “……据统计,我国    14-49岁女性稳定在3.6亿左右,按照此适龄段女性平均每次经期5天,每天更换3次进行测算,每年的市场需求量达    648亿片……”

        六百多亿,这是个啥概念。就是一片只赚一分钱,他们这个厂只做一个亿的量,那这是多少钱!等等,真算起来好像有点晕。

        更何况这里面能安置多少闲置的劳动力!

        最起码这厂子优先安排局里面的子弟吧。

        又不用咱们掏钱,就用家属楼跟前的那几十亩地。用就用吧,不用也是慌着,晚上黑漆漆一片,瞧着还瘆得慌。要真是赚了,那局里有钱了,受益的还是大家。

        这是没损失,又是林局上来之后提出来的第一件事,必须支持啊。

        几乎是全票,通过了这份计划书。

        然后林雨桐才把计划书连同会议记录,一起送给上面,是不是给批,还得上面说话。

        这不批的可能性极小。毕竟不需要出资金,还能安置劳动力,再一个就是这份计划书上,数据都十分详实,包括怎么去销售,都有计划。林雨桐把目光放在大城市,列举了大城市的收入情况以及消费情况,按照这个比例算,是很有市场的。

        交上去三天,批复就下来了,上面准了。

        建设公司刚把这边的家属楼完工,紧跟着就是建厂区。

        厂区简单,只要能放下设备就行。

        而设备到底是多大的尺寸,这个谁也没见过。

        林雨桐自己也没见过。

        但四爷打听到了从哪里去进口。最合算的得从日本弄去。

        最开始咱们国家的卫生巾都是从日本进口的。日本的株式会社。

        四爷出去跑‘外资’,是可以放飞出去的。

        “下周我去一趟京城。”四爷搓着下巴,“我给闺女请一星期假,带孩子出去玩一圈。”

        清宁都乐疯了,林雨桐回来从能从她房间里听到各种哼唱声。

        “……我想唱歌可不能唱……还有多少复习题都没有作……努力吧准备考重点……老师听了准会这么讲……时时刻刻的光啃书本……这样下去就像书呆子一样……这种烦闷的生活多枯燥……凭这怎么能把大学考上……生活需要七色阳光……年轻人就该放声歌唱……”

        林雨桐进来,这丫头站在客厅里并没有收敛,还专门调了歌词:“……妈妈妈妈呀你可知道……锁上链子的嗓子多么痒……”

        没人锁你的嗓子,爱唱就唱呗。

        她都考虑着以后该给孩子加一样乐器了。

        小老太从厨房探出头来,“你可回来,我都快被吵死了。”

        孩子怎么会唱流行歌的,还不都是磁带上听来的。录音机和磁带都是她爸给她买的。肯定自己不在家的时候,没少放。瞧把小老太给折磨的。

        清宁从里面出来,把毛衣一件一件的拎出来,“……带这些现在会不会冷。”

        差不多吧。

        京城能比家里气温低上三五度吧。

        “你先放着,你的行李我给你收拾。”林雨桐摸了摸闺女的头,这个年月出门可不容易,火车一点都不舒服。

        离县城最近的机场正在建设当中,没有飞机可坐的。

        只能做火车。

        县城里是没有火车站的。得去省城,然后从省城坐车去京城。路上可有的折腾了。

        晚上林雨桐给收拾行李,问四爷说:“这次不光是设备的事吧。”

        四爷‘嗯’了一声,“矿水泉开春就能下生产线了,广告也该做了。这回去主要是去做广告的。”

        顺带的,再给自家置办点产业。

        四爷带着清宁一走,家里一下子就空了。

        清远怨言的很:“为什么不带我?我也很乖!”

        “等你大了就带你。”林雨桐这么说的。

        “可我再大也没姐姐大,是不是永远都只带大的那个……”孩子委屈极了,“我怎么长都赶不上姐姐大的……”

        难得你能想明白,不管怎么长都不可能比你姐还大。

        把林雨桐逗的不行,“下回带小的,你姐姐不管怎么长,只能长大,也长不小的对不对?”

        清远打了一个响亮的哭嗝,好像也有道理。

        然后第二天跟小朋友玩游戏,石头剪刀布的那种。他出石头对方出剪刀,这局他就赢了,糖果他拿一个。第二局他出石头对方出布,他宣布谁输了谁拿糖,于是糖又归了他了。等赖皮完了小朋友的糖,被告老师了,他还不认错。

        林雨桐正忙呢,就被打电话打到办公室,请家长过去一趟。

        然而清远始终不觉得他错了,拒不认错,“怎么会错了呢?是他笨!”

        林雨桐明白他的意思了,他是从那天晚上自己说的话里面悟出一个道理,那就是有些东西不能变,但有些东西却不一定。只要学会变通,输也能变成赢。

        你看,我把规则改了,这不是就都变了。

        林雨桐跟他说:“规矩定下就是规范,大家都得在这个框框里,你犯了规,自然就是错了。”

        “但是妈妈明明把规矩给改了。”他眨巴着眼睛捂着兜,怕叫他把糖拿出来。他不是稀罕糖舍不得给别人,家里不缺这玩意。但是他在乎这是他赢来的,是战利品,不能轻易的就放弃了。

        林雨桐跟他讲道理,“在家里我说了算,所以规矩我来定。”

        这孩子想了想,然后把口袋里的糖都拿出来了,放在老师手里,“对不起我错了,老师,您说了算,您给我们分吧。”

        道理他明白了。在家里妈妈是老大,规矩是妈妈定。在学校老师是老大,规矩是老师定的,所以马上变成乖宝宝,特别听老师的话。

        晚上接回来,林雨桐还问呢,“把糖给小朋友了,有没有不高兴?”

        这小子摇摇头,“给小朋友糖的是老师,老师说了算……得听老师的。”说着扭脸看妈妈,“等到放假了,他们都到咱们家玩,我拿咱们家的糖分给他们,那就是我说了算……”

        没错,当一个人手里掌握了足够多的糖果的时候,他在某个特定的群体中就有了话语权。成年人的世界其实跟孩子排排坐分果果的道理是一样的。

        显然,清宁在这些方面,是没有清远这份悟性的。

        第二天在办公室跟四爷通电话的时候,她还把这事说给四爷听,“……一个孩子一个长法……”真不是成绩好就能说明一切的。

        懂规矩却不死守规矩,识时务却不乏主见。

        这一点叫四爷很高兴,“下次出来带他。”

        咋不说也带我呢?

        林雨桐瘪瘪嘴挂了电话,这边刚把电话撂下,电话就又响了。

        是林玉珑打过来的。

        “怎么了?”林雨桐说话带着客套的笑,“有事?”

        “爸住院了。”林玉珑带着几分忐忑的说了一句,“想来想去还是该说一声的。”

        亲闺女,不说一声,回头挑理他都没出说理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