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悠悠岁月(41)三合一_敛财人生[综]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024.悠悠岁月(41)三合一

第(3/3)页

的小伙子,呼啦啦一百多人就拉起来了。有车的来车,各自带着工具,跟着就去了。

        千亩的果园啊,得多少劳力才能修成去样子来。

        老二能愁死。可这百十多人呢,都是来帮忙的,不要钱,一人平均下来不到十亩地的样子。对壮小伙来说,十亩地算个啥,没几天就修整的明明白白的。

        明年栽果树,今年还来得及种一茬秋粮。

        等四爷和林雨桐收拾了东西,带着老小又回来的时候,那边粮食已经种上了。

        小老太就说林雨桐:“你看!你也别觉得麻烦,要是没那些麻烦,你现在就得自己麻烦了。秋种谁不忙?不是还都照看的给你弄好了。要是有办法,谁愿意麻烦别人?都心里过不去呢。你好好的接待人家,把人家的脸面给兜住了,人家在外面就愿意多给你几分脸面。你行了春风,自然就有了秋雨,是不是这个道理。”

        我也就是抱怨几句!又不是真啥也不明白。

        反正回来后,走哪都能碰见热情的熟人。出门说买点菜吧,要开火做饭了。

        后面也有种着的,但英子的食堂用的多,这一茬今儿全摘了,英子喊说去食堂拿,林雨桐说我拿了你还得买,谁买不一样吗?你忙你的去,我这边别管。

        结果去市场,一分钱没掏,带回来俩大篮子。

        买菜的都是周围这些大妈大婶子,自家种的吃不了,就带过来了。厂子里的工人会买,有时候弄个没有炉子自己也做饭嘛。

        见林雨桐买菜,这个塞一把葱,那个塞一捧子蒜,西红柿给你拿几个,自家种的不酸,回去给孩子吃去。那个说黄瓜多,估计都卖不完,给你拿吧,一装就是半篮子。

        带回去后吓的林雨桐都不敢再去买菜了。

        何小婉带着清涓过来就笑:“我过来就是跟你说的,我那边种的不少,赶明去我那边拿去。”说着就把篮子里的脆瓜给清宁,“吃去吧。甜着呢。”

        今年安装了自来水了,就在院子里的葡萄架下。老二在家照看着给安的。不光给院子和厨房安装了一个,还给厕所的水瓮上叫人按了。

        院子里的那个还专门砌了水泥池子,清宁个子高,踮着脚尖也能够得着。把白白的瓜拿在手里拧开水龙头就洗。水肯定会溅出来,不过夏天嘛,没事。

        人家小姑娘都爱穿裙子,尤其是那种那种特别流行的白色蓬蓬裙。那料子是不舒服,但对小姑娘来说,就是漂亮,好看。

        林雨桐回来的时候,给清平和清宁各买了一条,清平穿着挺高兴的,臭美的捏着裙子边,努力叫自己边的跟个淑女公主样。但清宁就不行了,试了试,就嫌弃的脱了。换了小老太用棉布给做的小褂子和小短裤。露出纤细白嫩的胳膊腿来。

        这会子被水溅到身上,她也只低头一看,就不管了,把瓜洗了拿在手里甩了甩,小心的咬了一口。

        为啥小心呢?

        因为开始换牙了?回来前掉了一颗门牙,如今已经长的半大了。可边上没掉的那颗牙一边摇摇欲坠就是不肯掉,一边下面又顶上来一颗。她吃东西不敢大意,怕不小心绊了牙。

        小老太说,“没事,掉了才好呢。要不然这个不掉把下面挤上来的牙都逼的长歪了……”大门牙不好看,可丑死了。

        丑就丑!但是就是不受那疼。

        不是自然掉的肯定会疼的嘛。

        反正是挺有主见的,不管谁说什么,该不听就不听,谁拿她也没法子。

        林雨桐瞧了一眼,就收回视线了,继续跟何小婉说话。孩子换牙也没那么邪乎,长一长大部分都是能长整齐的。

        何小婉却逗清宁去了,问她,“甜吗?”

        清宁正在吸甜瓜里的汁水,最好吃的就是这个了,“甜!熟透了。”

        这瓜脆甜,确实是好吃。叫什么学名不知道,当地把它叫‘白兔儿’。熟了之后白白的,从皮到瓤都好吃。跟后来引进的那些个国外的甜瓜品种是不一样的。好吃是好吃,就是产量低,保质期短,不耐储存不好运输。自家种了吃还行,在家门口卖也行,想运出去就难了。

        说的正好呢,清宁的声音突然就悠悠的传来,“去年还吃我爷种的瓜呢。年年我爷都给我们种……回来前我还想今年吃不着了,谁想三伯母种了……”

        何小婉愕然:“这你都记得?”

        孩子的记忆有时候特别短暂,记得快忘的也快,没想到这丫头这记性这么好。

        她就笑:“说不定她奶真说对了,咱家这俩大姑娘,怕是要出息……我还说清平记性好,她爷她奶给讲的故事,她都记得住,那快板评书,跟着广播上学,说的一套一套的,不光脑子好使,那嘴皮子也是利索的很。清宁一年不在家,也还都不知道,这又是个记性好的……”

        清宁嘿嘿笑:“没我姐记性好……”说着,拿着瓜窜出去找清平晚去了。

        林雨桐才跟何小婉说:“别管那丫头,回来就野了。”说着伸手要抱清涓,这孩子眼睛大,瘦瘦的一逗就笑,也有半岁了。把孩子接过来她就说,“家里还有推车,有学步车,得空了你拿过去,先用着吧。”

        何小婉应了,又说了去看老三的事,“……他说在那边挺好的,如今在里面管着清洁的事,监狱的人多,每天垃圾都一大车,人家安排了三个人每天都往出拉。他进进出出的还怪自由的。我去了在那边还住了两晚上。有探亲房的。”

        可那也不是谁都能轻易申请下来的。

        林雨桐点点头,“别着急,慢慢来。只要人不受罪,咋都好说。”说着又问何小婉,“之前你怀着孩子,也没问你。你看你去养猪场上班怎么样?活简单的很。地里的庄稼,不管是种还是收,一大家子上手,又不费劲。就是写零碎活,你抽空也都能干。”

        这个自然是好了。像是浇地这些重活,该不都是二哥帮忙给干的。老五大部分也去搭把手,是自家婆婆在后面催的。

        要是每月能拿点工资,那再是最好没有的了。

        “人家不会说啥吧?”她小声问道。

        “要扩大规模了,谁会说啥?”这点面子自己还有。如今管着事的是钱翠翠。

        妯娌俩说了会子话,何小婉就起身,“我去妈那边悄悄,清辉昨儿有点拉肚子,去看看今儿好点没?”

        林雨桐顺势就跟着起来,“我也去吧。就回来那天过去打了个照面,这两天还没顾上去呢。”

        出了门就喊清宁,“去看你奶,你去不去?清平,去不去?”

        话音才落,俩孩子从隔壁就跑出来了。

        清平在巷子里喊在小饭馆的英子:“妈,我跟我姨去看我奶了。”

        英子在前面应了一声,又道:“叫你姨过去把门锁了。”

        然后林雨桐过去给老二家那边把门上了锁,又把钥匙按照老二家的习惯,压在窗台上半拉子砖块下。

        她有时候都不明白,这么锁门的意义在哪?

        家家户户好像都有这样把钥匙这样‘藏’起来的习惯。

        可是明明附近的人家都知道这个习惯的,还都知道各家都分别在什么位置放的。

        你说,这锁一道门到底有啥意义。

        好像防的是生人不是熟人一般。

        锁了门,带着孩子溜溜达达的就往老宅去了。

        半年不在家,变化还不小,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对门两家盖了青砖大瓦房了。不用问,这两家上梁的时候,肯定是老二和英子帮着自家这边上了礼金的。

        看来回去得好好把账算一算了,老二在人情往来上,帮自家垫付了不少吧。

        像是对门盖房上梁这样的事,是正儿八经,不能忽略的事的。

        先是桃花娘家,再是宋大婶家,盖的齐齐整整的。

        何小婉低声道:“这几年承包地的多了,村上收的钱就多了。再加上厂子在咱们这边,那市场赚的应该不少。你看张狼剩家,各个儿子都是青砖瓦房。袁改弟还不是一样,不光她自家盖的好,这不,给娘家都盖起来了。”

        正说着呢,桃花娘端着一盆水出来,林雨桐赶紧打招呼。桃花娘把水往门口一泼,“桐来了,一会过来吃西瓜……自家种的可甜了……”

        林雨桐应了,一扭脸,见自家婆婆出来了,赶紧快走两步过去,“太阳怪大的,怎么出来了?”

        正说着话呢,就听见宋大婶的声音从她家传来,“对门啊……怪热的,来我这边乘凉吧,我们这穿堂,两边透风,凉快的很呐!”

        林雨桐回头瞧了一眼,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再回头一看自家婆婆那黑脸,明白过来了,人家这是在自家婆婆面前炫耀呢。

        看看人家的青砖瓦房,看看老金家这老宅,草房拆了就空着,然后只有抱厦,太阳晒着,是不怎么凉快,院子里连个纳凉的地方都没有。

        谁知她还没说话呢,清宁就说话了,“奶啊!我爸去县城了,给您买风扇去了。一会子就回来,那玩意用着可凉快了。不管外面刮风不刮风,那玩意都有风的……”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