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4.重返大清(39)三合一_敛财人生[综]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934.重返大清(39)三合一

第(3/3)页

的两亩薄田,靠母亲的勤苦劳作才能勉强混个肚子饱。没钱上学,跟着父亲学点账房先生的本事。直到十二岁之后,家里的境况才好点。父亲的师傅死了,父亲出头了,成了大先生。一个月有二两银子,若是运气好,还能碰到客人打赏或是主家赏赐,家里有了余钱,那时候才去上的学。人家五岁启蒙拜名师上学,他都十二岁了,对于一个资质一般的人来说,真的算是晚了。又没有机会拜名师,就是好一点的先生听他进学晚,都不怎么乐意收他。后来还是娶亲娶了个老秀才的女儿,父亲又慷慨,花了二十两银子做聘礼,其实就是为了给老秀才家的儿子瞧病用的。承了这么大的人情,老秀才成了老丈人。老丈人考了一辈子,还是个秀才。唯一的儿子身子骨不好,科举的事不用想了。因此倒是十二分的真心教导这唯一的女婿,老天不负苦心人,学了三年,吊着末尾的名次中了秀才。老丈人心喜啊,觉得这后继有人了。厚着脸皮求了当年的同窗,一个五十岁才中了举人的举人老爷,跟着他念书。每年的束脩不少,二十两银子,这还不算四时八节的礼物。又是五年,这才靠着运气中了举。中举之后,还没来得及找先生呢。父亲就没了!这就开始守孝。刚结束守孝,就赶上恩科。靠着这两年在乡间收学生赚的那点银子进京了打算碰运气的。没想到还真叫赶上了。选做题他还真会一些。那都是十二岁之前的事了。账房先生嘛,写写算算的。那些算经他差不多都囫囵个的自己看过,有些懂有些不懂。后来听说在书院里开了算学一科,可是因为科举不考,仕子们也都不重视,没人当正经东西去学。本来还想着去那些书院拜访算学先生求教一二,一听这个说法,他就打消了这念头,根本没去。当时他坐在考场上,看着那些选做题,后悔的肠子都青了。靠着幼年的基础,答了几道。他觉得都对着呢。这就是他喜欢算学的地方之一。考完了是好是坏自己清楚,判断标准是唯一的嘛。

        存着一线希望,或者说是侥幸心里,他留了下来。不敢去看榜,就在这小小的柴房里等着。

        等听到外面鞭炮阵阵,锣鼓喧天,感觉到自己被人搀扶着出去,耳边似乎听着有人喊:“格物科状元公康平——”

        他顿时一激灵,拉着人反复确认之后,只想对着老家的方向跪在地上磕三个响头。

        爹啊!肯定是您老在天保佑儿子。

        父亲生前总说对不住自己这个做儿子的,因为做老子的没本事,耽搁了文曲星。

        其实不是的!要不是父亲幼年的教导,哪里有如今的自己。

        格物科状元,因为新鲜,所以没两天就被把这些过往给扒拉出来了。

        说什么的都有。

        你想啊,幼年能学多少,都得状元了。这不是忒好考了。

        “好考?”林雨桐撇嘴,这不是第一次么。放在后世就是初中生也觉得这题不算难。要想难还不容易。格物这东西,哪怕是同一个考点,那浅的可以很肤浅。但那深的,可就太深了。林雨桐自己都没学到极致呢。

        觉得好考那就都试试吧。反正需要的人多。

        忙完了这一茬事,林雨桐还没喘过气呢。

        这又是春耕礼蚕桑礼了。

        春耕礼是四爷的事,但蚕桑礼非林雨桐不行。

        林雨桐去了太后那里,“……您看该怎么个章程。”太后也是应该参加的。

        太后这脾气还有点小别扭,想去是肯定想去的。做了一辈子妃嫔了,老来母以子贵母仪天下,谁还没点虚荣心啊。但一叫就去好像又显得有点迫不及待,很是推辞了几句。

        林雨桐就笑:“您也真是的!这可是皇上登基以来的第一个蚕桑礼。昨晚上万岁爷就说亲自过来请您的。是媳妇,这不是觉得跟您亲主动请缨来请您嘛。您真撅了我的面子,回去多不好意思见万岁爷啊。”

        说的好可怜样。

        平嬷嬷在边上又劝:“您也别嫌弃麻烦,到时候老奴替您去听礼部的那些老倌儿们念叨去……”

        蚕桑礼之前,礼部派人教礼仪,几拜几叩,朝那边拜,走几步等等,都是有规矩的。

        平嬷嬷这么一说,好似太后只是嫌弃麻烦或者就是觉得年纪大了,折腾不起。

        谁也不说破,好一顿奉承,太后才高高兴兴的应了。很有几分老小孩的意思。

        说完了正事,太后又说林雨桐,“……老八家的现在几个月了?三四个月了吧?没说怀相好不好?她年岁额不小了,我当年生老四的时候十九岁,生十四的时候都二十九了。快三十岁的人了,生起来就觉得比生老四的时候艰难多了。怀相也不好,怎么着都是累……”说起来也是伤感。生老四的时候她是个伺候人的宫女,生十四的时候已经是一宫主位了。待遇天差地别。怀老四的时候什么活都干,熬夜做针线的时候多了去了。可偏不觉得什么就生了。怀十四的时候被伺候的多好,可还是累,还是困,跟死过一次似得,“如今老八的年纪比我当时候还大,可得当心些。”

        谁说不是呢。

        现在生孩子,不光是高龄产妇生孩子风险大,那些早婚早孕的年轻妈妈,生孩子的风险其实一点也不小。

        她嘴上应着太后的话,心里却寻思着,该为妇女和孩子尤其是女婴做点什么。

        至于八福晋,她没那闲工夫。

        八福晋是内命妇,还是皇家内命妇。这么大的年纪生孩子,太医院要是瞧了,病历是要拿过来给自己瞧的。等皇后的打印盖上去,他们才能存档。

        但是太医院没送来八福晋的病历,这就证明人家没请太医院。

        为什么没请呢?

        想到那天八福晋刻意避开自己的手,她估摸着人家不光不信任自己,恐怕连听命于四爷和自己的太医院也不信任了。那自己何必自讨没趣呢。爱怎么着怎么着去吧。

        结果等蚕桑礼结束了,忙完喘口气歇了好几天。

        一眨眼厚衣裳都能脱下来穿轻薄的春衫了,御花园也花红柳绿热闹了起来。林雨桐这才腾出时间找九福晋来。商量点正事。

        九福晋诧异极了,“您说叫我办什么?”

        “纺织厂。”林雨桐又说了一遍,“老九那边不是要打船队去南洋,靠着江南几处织造局,那点货根本就供不上。咱们也不抢朝廷的生意,毕竟咱们纺织出来的跟制造局那种只出精品的还不一样。咱们就是度快,布料结实,一般的百姓穿着不磕碜,但跟贡品是两个概念。”

        “度快!”九福晋抓住了重点词,“有多快?”

        “咱们的织布机是效率高。”林雨桐觉得一句两句说不清楚,得见了实务验证了之后就她自然就明白了。“你觉得这声音能做吗?”

        “太能了。”九福晋就笑,“有钱能穿的起好的毕竟是少数。”

        俩人又说了一些细节,九福晋的顾虑就是这会不会跟政事扯上关系?会不会叫御史给盯上了。

        “这些我来处理。”林雨桐负责清理路障,“你只把该做的做好就行。”

        九福晋满口子应了,又谨慎的问:“这算是差事吗?”

        “算!”林雨桐回答的斩钉截铁,这里面的利润会有七八成投入妇婴和医疗中,这都不算差事,什么才算是差事?

        四爷心说,她这是打算弄妇联和卫生司还是怎么的?

        林雨桐没急着一蹴而蹴,太急躁了这事就干不成了。她先期叫九福晋打出一个旗号,叫皇家慈善堂。

        “慈善堂好!”九福晋抚掌,“行善积德,这可比烧香拜菩萨要好的多。”后面这句话愣了说出了几分讽刺的意思。

        说完九福晋就觉得不妥当,赶紧解释,“八嫂如今把京城附近的寺庙庵堂都拜完了,说是还愿。这闹的,顶叫人瞧不上。”

        原来如此!看来是怀上了?

        林雨桐没多问,九福晋就不多说了,又说起慈善堂的事,“既然叫皇家慈善堂,我看不如把太后、太妃、咱们这些妯娌都叫上,我一个人当差也不是个事……”账务出了问题一个人说不清楚,“要不叫十三弟妹还是十四弟妹一起?”这俩家的男人一个是亲信一个是亲弟,关系不一样。放着彼此都方便。

        要么说九福晋是聪明人呢。林雨桐之前就想好了叫十四福晋完颜氏的。只是这话却不能自己主动提。见她明白,就笑道:“十三弟妹那边孩子还小,照看不过来,就叫十四弟妹吧。”她闲的逮住空就跟十四在家里掐架,掐的太后都头疼。找点事做吧。

        一忙起来日子过的飞快,转眼就是端午了。

        节庆嘛,一大早的都来朝贺,林雨桐坐在上面只盯着穿着礼服的八福晋。从二月到五月初,这都三个月了。哪怕当时现怀孕的时候只有一个月,那如今也该四个月了吧。

        四个月该显怀了。

        可她瞧着八福晋的肚子怎么不见变化呢?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