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应对_亮剑之军工系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6章 应对

第(2/3)页

是加高,当尺寸合适后,再用钢架将中间隔开,  然后铺上钢板再铺上一层厚厚的沙土用于隔热……在完成这个工作的过程中,  顺便也完成了上下两层力传递的问题。

  这样一来就节省了许多时间,  只是有点费钢材。

  不过这其实也有好处,因为这样一来坑道的结构也会更坚固同时也更抗炸。

  “很好!”王学新说:“让这七个发射井做好战斗准备!”

  电话那头的苏教授听了这话不由一愣:“战斗准备?可是营长,  这是不是太仓促了?而且……这七个发射井大多都是在不同位置!”

  王学新知道苏教授说的“发射井在不同位置”是什么意思。

  “高火”其实与火炮也有部份相似点。

  比如几十枚“高火”在同一个发射阵地朝测算好的目标发射,  其命中目标的概率会更大。

  如果这些“高火”分散在多地,参数全都不一样途径的气流情况等等也大不相同,命中概率就会低得多。

  王学新则回答道:“没关系,我们不需要用这七个发射井对付一个目标,我们需要用它分别对付七个目标!”

  “七个目标?”苏教授初时还没听懂,但往深处一想,就“哦”了一声明白了。

  七个发射井对七个目标,也就是一个发射井负责一个目标。

  虽说一枚“高火”命中目标的概率不大,但如果在同一位置重复发射多枚呢?

  甚至还可以根据情况结合前线的炮兵观察员进行调较,比如这次打得远了,下一枚应该打近些,或是这次偏右多少多少公里……

  于是就不存在多地朝一个目标发射参数都不同的问题了。

  唯一的缺陷,应该是每次发射时的气流情况各异。

  但陀螺仪的自我修正就是针对气流情况的,因此受这方面的影响产生误差的可能相对较小,再加上有前线的炮兵观察员协同,命中精度就能很大程度的提高了。

  于是苏教授就没有多想,马上就向周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