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三章 复设旧港承宣布政使司_家兄朱由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两百四十三章 复设旧港承宣布政使司

第(3/3)页

道即便是眼下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南洋的员工数量也不过两万人不到,而士兵更是只有四千多人。

  这还只是人数,其他的军舰和火炮就更别提了,完全无法和这支大明远征舰队比拟。

  如果双方开战,恐怕公司的舰队会在几天内全部沉入海底,而没有了控海权,巴达维亚的沦陷也只是时间问题。

  即便黄龙给他们时间,写信前往印度求援,但印度的士兵和军舰也不过十几艘,一千多人罢了。

  这么点人,参战的结果就是阿拉伯海以东的所有荷兰士兵舰队被歼灭。

  因此,即便是先前暴怒的一些议员,此刻都全部冷静了下来,并开口提建议道:

  “是否可以提出投降?”

  “明国人的军舰都已经到南洋了,现在投降有用吗?”科恩皱眉反问提出问题的议员,这让众人为之语塞。

  是啊、别人都找到家门口来了,这个时候你认输,人家能同意吗?

  不管怎么样,不得先打你一顿消消气?

  这就是黄龙的真实想法,况且科恩他们给的补偿低的令人发指。

  三万两……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打发叫花子。

  出征的六卫兵马,仅开拔银就花了十七万两,科恩想用三万两银子就让黄龙消气,却不想黄龙一听到赔偿金额三万两后,更加生气了。

  在黄龙看来、这金额跟羞辱人一样。

  本来还不想打的,听到这金额数后,更坚定了黄龙要打他们的想法。

  毕竟齐王都说了,打到哪里、打多久,都由他说了算。

  这么一想、黄龙也就更按奈不住了。

  只是科恩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以为的多,在黄龙看来就跟打发叫花子一样。

  如果他知道自己定下的金额数让黄龙这么生气,恐怕他会后悔的自己打自己。

  只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他们一群人都在担惊受怕,同时集结散布在四周的士兵和武装商船、军舰。

  可他们也知道,面对大明那支让人窒息的舰队,他们的一切都是徒劳无功……

  科恩陷入了无可奈何的绝望之中,只是相比较他们的绝望,有的人却高兴的大笑……

  “好!”

  同一时间、万里之外的京城乾清宫内,此刻的朱由校手持一份奏疏,高兴的大笑。

  宫内、抱着太子朱慈燃的张嫣好奇的看了一眼朱由校:“万岁何事如此高兴?”

  “嗯?”朱由校回过神来,看了一眼张嫣,随后扬了扬手中的奏疏说道:

  “这是琉球府市舶司副提举沈廷扬发来的奏疏,上面主要说了打下吕宋之后的田亩数量。”

  “先前五叔叔不是说过,吕宋应该有屯田三四十万亩吗?万岁的样子,恐怕不止这点吧?”张嫣很聪明,一眼就看出了朱由校高兴的原因。

  见她看出来,朱由校也笑着回应道:

  “呵呵、吕宋的田亩数量确实要比弟弟估计的要多。”

  “南北诸多岛屿,共有田亩七十八万四千六百亩,有我大明海外百姓四千多户,二万四千多人,有海外土人二十多万。”

  “没想到啊、弟弟也有算错的一天。”

  朱由校在笑,不仅仅是因为吕宋有这么多耕地,更重要的是他也看到自家弟弟出糗的一面了。

  不过笑归笑,他还是继续拿着奏疏对张嫣解释道:

  “弟弟还给燃儿准备了一座金矿作为周岁礼,等弟弟出征归来,你作为燃儿娘亲,可要好好谢谢弟弟。”

  “这是自然的……”张嫣听到朱由检的手笔,整个人也高兴的笑了起来。

  只是在他笑的时候,朱由校又低头看了一眼奏疏,随后带着笑意道:

  “这沈廷扬已经组织了三万从福建刚刚乘船抵达琉球的百姓前往吕宋。”

  “奏疏里,他准备按照弟弟之前说的,一口气先迁移三十万人过去。”

  “三十万?”张嫣有些惊讶,放下了朱慈燃不解问道:

  “如果迁移三十万人过去,加上那里的二十多万人,岂不是一人只能有一亩五分地?”

  “这倒没有,奏疏里沈廷扬说已经给海外土人找了别的事情做,具体是什么他倒是没有说。”朱由校笑呵呵解释,又继续道:

  “弟弟给他的军令里,是让他以每人两亩地迁移人过去,然后从暹罗、甘孛智等国购入粮食,补给吕宋。”

  “不过仔细想来,也不需要购入太多粮食,毕竟他们之中许多人,可以先行迁移到南边的魄罗。”

  “黄龙已经出发魄罗一个多月了,估计已经打下了魄罗之上不服王化的其他土邦。”

  “迁移百姓前往南洋是个大事,耗时耗力,估计百姓迁移的速度是赶不上黄龙打下南洋的速度。”

  说到这里、朱由校感叹道:

  “真是沧海桑田啊,当年三宝太监下南洋时,吕宋不过只有田地数千亩,这才多少年的时间,当地的土人居然就开垦出了近八十万亩。”

  “按照弟弟的推算,估计南洋原本的一二百万亩田地可以翻一倍的数量。”

  “有了田地,迁移百姓就更简单了。”

  朱由校说着说着,对南洋的兴趣也越来越大,对漠南和漠北的兴趣则是开始减少了许多。

  在打下吕宋之前,由于琉球府的例子在,所以朱由校一直有些抵触。

  他认为南洋估计也就是和琉球府一样的地方,需要迁移百姓开垦田地三年。

  结果现在看来、只需要花费百余万两银子的粮秣,就足够填补迁移人口向南洋而去的亏空。

  等三年后百姓稳定下来,就可以自给自足,随后反哺大明了。

  这么一来,不用多少年,南洋就会成为大明的钱袋子。

  一想到这里、朱由校当即对门口的司礼监秉笔太监刘若愚道:

  “传旨,从内帑再调六十万两银子,拨给琉球府沈廷扬,让他好好处理南洋的事情。”

  “另外、设旧港承宣布政司,沈廷扬擢升为旧港布政使,于旧港设吕宋府、魄罗府,其他府治等黄龙打下来再商议。”

  “至于河西的事情也提上来吧,将黄河以西的河西走廊设为河西行省,设河西承宣布政司,命梅之焕担任河西布政使。”

  “河套之地收复后,归陕西节制,其府县由齐王命名。”

  说罢、朱由校转头看向了坐在卧榻上呆呆的朱慈燃,走过去摸了摸他的头:

  “燃儿、你五叔可是给你送了一座金矿啊……”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