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五章 南征北讨(恢复两更)_家兄朱由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两百三十五章 南征北讨(恢复两更)

第(3/3)页

不过八九千吨水泥。

  八九千吨水泥够干嘛?顶多修建一条宽一丈,厚三寸,长不过六十公里的水泥路罢了。

  哪怕朱由检在全天下推广,建造上百处工厂,水泥产量也不过十几万吨,顶多修建一条七八百公里的水泥路罢了。

  可如果建造上千工厂,把水泥产量提高到上百万吨,这就需要上百万大明百姓参与制作了。

  用上百万大明百姓可能患上尘肺病来交换这上百万吨水泥的年产,朱由检不愿意做。

  因此、水泥厂不能大量的建设在大明,而应该建设在……

  “殿下、这水泥估计万岁会很感兴趣,产出后要不要先送一些去皇宫?”

  曹化淳的声音打破了朱由检的想法,闻言的他笑道:

  “这水泥厂先建设起来,试行一下再送给哥哥看,如果可以的话,到时候用在京城的新城建设上。”

  “至于扩充就不必了,我听闻南洋之地有许多昆仑奴,到时候让沈廷扬和黄龙在南洋建设作坊就不错。”

  昆仑奴,也俗称为矮黑人,他们身高普遍在一米四到一米五之间,在南洋踪迹极广,数量超过百万。

  用一些钱财和粮食去雇佣矮黑人来做水泥,倒是一个很划算的方法。

  既不会损害大明百姓的健康,又能发展大明本土,朱由检倒是很乐意。

  毕竟矮黑人们没有田地,无法耕种来获取银钱,也就没有办法享受大明带来的丝绸茶叶和各种美食,朱由检这也算是在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尘肺病什么的也就无足轻重了。

  “殿下、琉球和陕西送来消息了。”

  正当朱由检想着解决南洋矮黑人生存问题的时候,陆修拿着两份文书走进了内院。

  朱由检接过文书,一份份的打开看了起来,而对于陕西孙传庭的战略微调和战术路线微调,他并没有什么异议,只是补充道:

  “四川的军屯田暂时先不管行都司,先解决其他的军屯田,秋收后的粮食也走蜀道送往宁夏。”

  “另外军械所的火炮,先将五斤炮调给陕西,收复南洋估计用不上五斤炮。”

  朱由检很快布置了新的一切,至于说南洋用不上五斤炮,也是因为这个时代南洋大部分城市都靠近大海,只要有道路,十斤炮就可以下船。

  况且面对西方技术的棱堡,五斤炮远不如十斤炮好用,而轻便的五斤炮在草原和沙漠上可以说最适合明军高机动性的打法。

  合上文书,朱由检看向了琉球府的文书,而沈廷扬和黄龙也将与李旦等人的事情说了个清楚。

  朱由检看着内容,时不时微微颌首,表示认可,不过在看完后,他还是开口道:

  “福建、浙江、广东三省的军屯籽粮,秋收后运往琉球府,另外手书一份给沈廷扬,便说加大沿海诸省迁移琉球府的力度。”

  “迁移琉球府后,可以选择一些人迁移南洋,日后琉球府就是迁移南洋的桥头堡。”

  “吕宋、巴达维亚、旧港等地都已经有现成开垦的田地,拿下后可以留民夫开发当地。”

  “是。”陆修应下,而朱由检也补充道:

  “收复南洋一事,让沈廷扬和黄龙看着办,如果时机合适,不用请问我,直接开拔收复。”

  “另外,大战之中俘虏的昆仑奴和土人都可以留在南洋当地,让他们开垦田地,建设水泥场、蜂窝煤场。”

  “至于欧罗巴人,若是有人愿意出银子赎他们,在议和之后将他们放走倒也不是不可以。”

  朱由检的嘴角不自觉的勾勒出一抹笑意,只因为他想起了南洋有着诸多火山灰原料的事情。

  想来如果大明顺利在当地站稳脚跟,那水泥产量应该会节节高升,大明的交通也将变得四通八达。

  人口红利可以让大明获得大量的水泥、蜂窝煤,以及金银矿和各种资源,以此来向西北和东北开疆拓土。

  如果水泥路配合有轨马车,一个拿来大军行军、一个拿来运送物资,那么大明的投送能力将会大大增强。

  向内陆征伐的成本很高,效益太低,但是为了两京十四省的安全,大明必须收复西域、漠北、青藏,甚至是收复唐代的濛池都护府地域。

  想要收复这些地方,并且维持当地驻军数量,建立起统治,就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和物资,而南洋正好可以提供这一点。

  唯一需要在意的就是,南洋的人口数量还是有些少,不过朱由检已经找到了另外几个合适的地方。

  “日本……”

  朱由检眼睛一眯,看向了文书最后,沈廷扬说将自己手书交给了颜思齐的事情。

  颜思齐将是朱由检放血幕府的一把刀子,他不可能让大明的军队去打幕府,因为大明军队需要打其他更重要的地方。

  相反、在九州有着人脉的颜思齐,如果能搅动起风云,那对大明将有很大的帮助。

  东吁缅甸、南掌、安南、阿洪姆、青藏……

  还有打下南洋后,海外诸王就藩而需要进军的南亚地区……

  这些地方,都将是大明需要解决内部人口矛盾、土地矛盾、利益矛盾和阶级矛盾的重要地方。

  土地兼并矛盾,那就向外开拓土地,人口密度太高,抗灾性不高,那就迁移人口。

  利益矛盾大,那就扩充市场,而阶级矛盾,只要解决了前面几个问题,阶级矛盾便不是问题。

  只要资源足够多,并且能落实到百姓手上,百姓也懒得在意皇家的事情。

  “说起来、燃儿和淑娥快要满周岁了吧?”

  朱由检转头看向了曹化淳,而曹化淳也行礼道:“是的殿下,太子十一月十三便满周岁了,长公主则是明岁二月。”

  “既然燃儿先满周岁,那作为皇叔的我也得拿出周岁礼才行。”朱由检笑了笑:

  “告诉黄龙和沈廷扬,速速拿下吕宋,我会给他们一张金矿的地图,拿下吕宋后,将这座金矿送给燃儿做周岁礼……”

  朱由检眼中带着笑意,用一座金矿作为周岁礼,也就他能有这手笔了。

  旁边的陆文昭和曹化淳、陆修见自家殿下这副模样,也只能是无奈的笑了笑。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