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稳住辽东_家兄朱由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九章 稳住辽东

第(3/3)页

裁撤赤水卫和普市所。

  将赤水卫和普市所合并为赤水府,任命孙传庭为赤水、毕节两府巡抚。

  写完了手书,朱由检便对门口喊道:“来人!”

  一名锦衣卫千户走进帐内,作揖回礼。

  “把信送给皇兄。”朱由检说完,千户也双手接过了手书,回礼后退出帐内。

  朱由检见状没说什么,坐下后,继续看起了一些军情,民情。

  这其中,黄河决堤,孙应元带人去堵住决口的后续消息他也看到了。

  看着信中贪官污吏的调查内容,朱由检轻嗤一声,没有说什么。

  过了片刻,陆文昭掀开了军帐门帘,拿着一份手书入帐作揖道:

  “殿下、这是万岁命人送来的决堤处理手书。”

  “嗯……”朱由检接过手书,一目十行的看了下来。

  看到可以接管宿州和灵璧两县之地贪官污吏的田亩时,他笑着合上了手书,对陆文昭道:

  “告诉王安、所得到的田亩,还是按御马监的规矩,发给因为洪灾而无家可归的无田百姓,御马监抽取三成,并替他们缴纳赋税。”

  “是!”陆文昭闻言,当即坐在了帐内左位的桌上,研墨后将朱由检的原话写下,吹干墨迹后,命人送往御马监南场给王安。

  做完这一切,朱由检便起身走出营帐,看了看时间后,和陆文昭一起前往大庖厨吃饭去了。

  四周的将士对于自家殿下出没也不奇怪,只是说一些荤段子的时候小声了些。

  朱由检端着一个木碗,碗里是香喷喷的粗米和炒荤菜,还有炒鸡蛋、炒鸡肉和一碗鸡汤。

  这样的伙食,放在这个时代,恐怕要一个正常力工两天的工钱才能吃到。

  不过对于十六卫军来说,这已经是很寻常的伙食了。

  他们最期待的,是每三日一次的羊肉,虽然只有一二两肉,但也能吃的满嘴流油。

  “殿下又设立十二营的事情如果被王掌印知道,估计他又要哭穷了。”

  陆文昭比朱由检更没架子,盘坐在地上,端着饭碗大口吃着。

  朱由检闻言,也笑道:“他难过个甚?整顿了山西,太行山和所有山脉,他要是都拿来开设官场,恐怕能开设数千所,养个几十万头猪,上千万家禽。”

  他会这么说也是有原因的,眼下又开拓近两千万亩的军屯田,到时候所能收获的麦壳用来加工成糠的话,二三亿斤都轻轻松松。

  加上明岁红薯一旦在南北场近四千万亩屯田之中种植,秋收,那么养殖大型家畜的辅食就有了。

  变相来说、朱由检用红薯提高了一些生产力,让有限的土地,产出更多的粮食。

  用红薯养牲畜,减少糠的损耗,用糠养鸡,减少主粮的损耗,变相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估计距离朱由检心中的官场上万,已经不是特别遥远了。

  能达到那种规模,百姓的肚子里就会开始有油水,对主食的消耗也会降低,渡过明末大旱的把握也自然就更大了。

  百姓很好,只要能吃口饱饭,就不会想着造反。

  解决天下士绅地主这种事情,恐怕穷极朱由检一生都无法做到,而是需要数代人的努力。

  他能做到的,就只有在解决的同时,向外开拓,让大明的百姓能活下去。

  在朱由检一边想、一边笑着吃饭的时候,陆文昭也埋头苦吃。

  山西的事情解决了,他对于心中盛世的距离,也就越来越近了。

  所有的事情都在好转,这是最值得人高兴的。

  “吁……”

  忽的、马蹄声响起,随军大庖厨吃饭的人都向着门口看去,果然看到了一行身着锦衣卫衣服的人到来。

  领头的人是一个手持长刀,吊儿郎当的锦衣卫百户,而陆文昭见到他后,便对朱由检笑道:

  “殿下、这是卑职师侄陆显,负责监督卢剑星麾下沈炼前往辽东贩粮一事。”

  “现在看来、恐怕是贩粮有了进展,卑职过去看看。”陆文昭说着便起身。

  “嗯……”朱由检吃的差不多了,碗里的东西吃的十分干净,他把碗放到了一旁,眼疾手快的一个士卒连忙拿起,准备帮朱由检洗碗。

  朱由检则是擦了擦嘴,随后看到了陆文昭和陆显畅谈,朝着朱由检走来。

  在临前几步的时候,陆显收起了吊儿郎当的模样,作揖道:

  “殿下千岁……”

  “平身吧,把消息拿给我看看。”朱由检伸出了手,陆显也将怀中的军情拿出,双手递给了朱由检。

  朱由检接过后,打开信件,一边走回营帐一边看,陆文昭和陆显在身后跟着他。

  等走到营帐的时候,朱由检也看完了信中内容。

  首先便是南北场的粮食与皇店交接,皇店交接了如此巨大的一笔粮食后,当即将辽东的粮价从十文一斤,直接调整到了八文一斤。

  这样的举动立马引起了其他辽商的警惕,也引起了辽东百姓的抢购。

  从七天前开始交付上架的粮食,眼下已经售出一百七十八万六千多石,换得银两二百二十三余万两。

  不得不说、大明在四年间往辽东砸了一千五百多万两银子,这些银子虽然一部分涌入了吃空额的将领手中,但是士卒手中也有不少。

  辽人为主的辽镇兵马,自然也要养家糊口,十二两银子的军饷在往日不过能买八石,勉强养活一个人。

  但皇店的降价,让他们可以买到近十石的粮食,可以说可以很富裕的养活一个人了。

  因此,虽然只有七天,但辽东各地的士卒亲属可以说成为了皇店粮食的主要购买力。

  只不过、相比较运往辽东的粮食,目前卖出去的粮食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

  朱由检把信丢到了火炉中,对陆显道:“继续监视,另外让人告诉辽东皇店的总理太监,一旦卖不动就继续降,直到降到五文一斤的价格。”

  “卑职领命!”陆显作揖颔首,而朱由检也对陆文昭道:

  “让人监视好这些总理太监,一旦有人贪污成性,就地仗杀!”

  “是!”陆文昭作揖回礼。

  “退下吧,我静一静。”朱由检摆手,而陆文昭和陆显也退出了帐内。

  至于朱由检,他则是松了一口气。

  每年上千万石粮食投入辽东,不仅能长期让辽东维持五六文一斤粮的粮价来安抚民心,还能为御马监添收,这是一笔不错的民生买卖。

  用粮食安抚人心,再接下来,便是要发田,增加辽东百姓对大明的信心了。

  想到此处,朱由检微微眯了眯眼睛……

  ------题外话------

  下午四点还有一更。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