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巡抚徐淮_家兄朱由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六章 巡抚徐淮

第(3/3)页

党的左光斗和杨涟都直接进攻南直隶了,只要昆党和宣党一倒下,浙党就距离等死不远了。

  东林党的好处就是和党同伐异,不会像其他党派一样点到为止。

  所以在吸引仇恨这一点,东林党简直就是一个加了嘲讽状态的玩家,用来当刀子最好用。

  因此朱由检没有担心仇恨会吸引到好皇兄和自己身上,比起这些、他更在意西南的事情怎么样了、御马监卖煤的事情又怎么样了。

  带着这些问题,他坐着车辇很快回到了勖勤宫。

  在回到勖勤宫的时候,一匹匹快马也纷纷从京城之中冲出,直奔江南。

  十一月十三、也就是朱由检和好皇兄谈完事情的第二天一早,一份中旨就被八百里加急送到了邳州县衙。

  之所以是中旨、便是没有经过内阁、都察院、六科点头的圣旨。

  这也就是说明、朱由校不准备让内阁的方从哲和孙如游知道这件事。

  当杨涟拿到中旨的时候,他心情也十分纠结。

  中旨这种东西,没有经过内阁点头,拿到中旨的人,敢不敢用它,怎么用它。

  若是胆大的用它,那它的分量就足够大,可如果是胆小的用它,那它的分量就寥寥胜无。

  恰好杨涟就是明末胆子最大的几个人,甚至可以说是明朝文臣最后的几个风骨代表人物。

  朱由校的中旨、没有太多的内容,在“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后面,只有短短十二个字:

  “巡抚徐淮、浙兵供遣、轻重自便……”

  这十二个字说的很含糊,没有说出重是什么,轻是什么,而是模棱两可的说了一个自便。

  也就是轻重在杨涟,而不在朱由校手中。

  眼下他身为都察院御史,又是吏科都给事中,现在朱由校再给他上了巡抚徐淮的官衔,也就是说眼下无论是政务还是军事,只要徐、淮内的事情,他都可以管。

  他可以开仓放粮,不管是常平仓还是官仓,也可以随意使用库银,更是可以用吏科都给事中和御史、徐淮巡抚的身份,任意斩杀犯事官员。

  用后世的话,这等于是杨涟成为了徐淮地区的“选手+裁判+赛事官方”。

  要是杨涟觉得淮北大饥的事态太严重了,那么就按照严重的来,也就是抄家抓人,将所有人定罪。

  犯事轻的便在当地直接斩首,重的则是送往京城,当街斩首。

  当然、如果杨涟觉得案件很轻,那么就老老实实按照之前的圣旨所说,带着浙兵押运秋税和加派银北上京城就行。

  两种选择摆在了他的面前,而按照杨涟的选择,他自然是……

  “陆同知!”

  接过中旨的杨涟,在其他人还在犹豫时,果断喊了陆文昭,而陆文昭也微微颔首。

  “万岁中旨在此,由本官接旨,请问陆同知、可敢继续追查淮北大饥?”

  “自然!”陆文昭点了点头。

  中旨是杨涟接的,杨涟都敢,他陆文昭没有什么不敢的。

  说白了、杨涟倒下有东林党帮扶,陆文昭有朱由检、朱由校帮扶。

  只要文官一系有人帮陆文昭说一句话,陆文昭就不可能受责罚。

  哪怕杨涟倒了,旁边还有左光斗呢。

  因此这个局面、再怎么坏,都坏不到陆文昭头上。

  所以他才直截了当的回应杨涟,而杨涟见状、更是直接举起中旨道:

  “接陛下圣旨,请陆同知追查淮北大饥背后主事,将所有犯事粮商一并追拿归案,查抄犯事粮商家产,证据确凿者交由刑部。”

  “领命!”闻言、陆文昭也就能放开手脚了。

  只是在他们说完,左光斗才开口道:

  “还是先调浙兵北上,这样比较保险一点。”

  “不用、等浙兵北上,这些人早就有了准备,眼下要做的就是趁乱将他们纷纷缉捕归案,从犯在各县菜市口斩首,重犯押送京城斩首。”杨涟先回答了左光斗的问题,又对左光斗交代道:

  “请遗直书信伯钦,快马北上,前来审讯这些不法粮商、士绅。”

  伯钦、这是前些天朝会时,朱由校重新复起的官员之一,东林党人、刑部员外郎顾大章。

  顾大章虽然是东林党人,但家乡却是南直隶苏州府常熟县,因此按照顾大章接到复起的吏部调令到现在,对方应该还没有前往顺天。

  眼下直接凭借顾大章的刑部员外郎身份,加上杨涟都察院和吏科的身份,就可以简单形成二司会审,直接定罪,将所有在淮北就对所有违法乡绅现场审判,最后抄家充公,缓解淮北大饥。

  杨涟的想法很好,左光斗听后也点头道:“既然如此、那我这就书信伯钦。”

  说罢、他转身走回了县衙,而陆文昭也在片刻后带着集结完毕的锦衣卫前往拿人。

  对于锦衣卫来说、昨天抓到的那三个舌头,早就连夜招供了。

  因此陆文昭手中已经有了犯事士绅和粮商的名单,就只等一个命令罢了。

  现在杨涟担责任,他就更肆无忌惮了。

  想到此处、他带人走出县衙,而此时沈炼也拿着一份加急的书信前来,递给陆文昭道:

  “大人、这是宫里叫人加急送来的手书。”

  “宫里?”听到这两个字,陆文昭便知道是自家殿下的手笔。

  他连忙拆开的书信,随后见到了信中,由王承恩代笔的朱由检原话。

  【彻底追查、所查获银两三成分予追查此案锦衣卫,七成送入内帑,粮食于淮北赈灾,田亩不报,充入御马监。】

  【若遇到违法卫所军官,等待浙兵抵达,一并查抄,另外……】

  信中内容不多,但牵扯最大的还是关于田亩并入御马监,违法卫所官员一并查抄。

  淮北大饥一案中,牵扯的地域分别有徐州、淮安、兖州府、扬州府、归德府、凤阳府等六个府。

  其中徐州和淮安两个府,分别驻扎有淮安卫、邳州卫、徐州卫、徐州左卫等四个卫,盐城、海州、东海三个所。

  如果要算上凤阳府和兖州府这两地拦截饥民的边境卫所,那么牵扯到的还有六个卫,五个所。

  也就是说、这些帮忙拦路的,还有不作为的卫所,一共是十个卫、五个所,总计是六万一千户卫所兵。

  四千锦衣卫,想要查抄六万一千户的十卫五所,着实有些难为陆文昭了。

  尽管眼下的卫所兵就是拿着兵器的农民,但也不是陆文昭手中的锦衣卫能对付的。

  他们身上就一个胸甲、要是强行稽查卫所,绝对要损失惨重。

  不能激发兵变……

  想到这里、陆文昭决定关于卫所的缉拿,还是得等到戚元辅分兵前来才能进行。

  不过相比较卫所、拿捏这些士绅粮商就简单多了。

  “传我令、飞鸽传书淮安府境内各百户所,今夜亥时动手,将名单上淮安府各县的不法士绅、粮商缉拿归案。”

  “所有府宅贴上封条,没有我的手书,任何一处地方都不得放人!”

  “是!”听到陆文昭的话,沈炼也知道、朝廷是要动真格的了。

  于是、在一盏茶后,邳州锦衣卫百户所,陆陆续续放飞了数十只信鸽,向着淮安府和徐州飞去……

  ------题外话------

  这章七千字的大章,一点钟估计还有一章六千字的。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