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好皇兄要掀桌子_家兄朱由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六章 好皇兄要掀桌子

第(3/3)页

哥也是一样。”朱由检回礼,而朱由校见状,慰问了几句后,便摆驾回了乾清宫。

  在朱由校他们走后一刻钟,饭菜刚刚上桌的时候,勖勤宫外就响起了脚步声。

  前往南镇抚司看最近情报的陆文昭赶了回来,并在进殿后行礼道:

  “殿下、卑职来晚了。”

  “起来坐下一起吃吧。”朱由检表情平淡,没了刚才的着急。

  陆文昭见状,只能硬着头皮坐到了椅子上,紧接着说道:

  “卑职前往了南镇抚司看了一眼近来的卷宗,南边戚元辅总兵已经募兵八千满员了。”

  “孙传庭前往了唐王府,不过被唐王搪塞了过去,没有见到世子和世孙。”

  “无奈他只能继续南下,于昨日一早抵达了襄阳。”

  “吴阿衡没有被耽搁,因此已经在孙传庭抵达襄阳的时候与孙传庭在驿馆碰面,两人结伴而行,大约月底便能抵达各自的驻地。”

  “至于洪承畴和杨文岳二人,已经抵达了应天府、并且登船前往了四川。”

  陆文昭把近段时间发生的各种事情都告诉了朱由检,而朱由检听后,唯一感觉到意外的就是戚元辅居然招募满员了。

  他还以为招募会很困难,但是既然这么快,那只能说明,浙江的普通百姓,确实是日子过得不怎么舒服。

  不过想来也不出奇、大量的浙党官员、士绅、乡绅侵占田地,买卖田地,迫使大量无土地的百姓成为佃户,或者入城打工。

  哪怕一日有二十文钱的工钱,但一年下来也不过七八两银子罢了,参军而二十万两银子军饷,属实让人忍不住诱惑。

  最重要的是斩首的五十两银子和升官发财这两个诱惑。

  对于除了辽东以外的所有百姓来说,似乎建虏都是一个遥远的名词,比起也先、达延汗、俺达汗这些人差了一点。

  全天下都重视建虏后金,得到崇祯二年了,而这个位面,没有崇祯二年。

  “对了殿下、杨给事中……”

  忽的、陆文昭脸色有些难看到:“他截胡了沈炼带去昌平的证人,眼下已经到了巩华城,并且没有休息的意思。”

  “看样子、他是要昼夜不停的返回京城,估计明天一早、就能参加常朝了”

  “这个老匹夫,看样子他是铁了心要掺和这件事了……”朱由检倍觉头疼,没想到杨涟居然干出这种事情来。

  不过也罢了、只希望孙如游他们不会想到这件事情和自己有关。

  至于杨涟的事情,就让他站出来帮自己挡刀吧……

  想到这里、朱由检也交代道:

  “先不管杨涟,他要闹就让他闹好了,比起这个、你应该也知道了你要和左光斗、杨涟他们南下京察、巡视淮北的事情了。”

  “是、卑职大概了解了一下。”陆文昭怀着沉重的心情点了点头,而朱由检又道:

  “京察无法阻止,我要你的做的,就是在淮北饥荒的案件中,将山东、南直隶、浙江一带的官员查个遍。”

  “只要有牵连的、宁杀不过不放过,抄家这件事情上不能马虎。”

  “手下的锦衣卫都提点一下,若是能靠着这次解决御马监的军饷和辽响问题,那我记你大功一件!”

  “卑职必当竭心尽力,请殿下放心!”陆文昭来了精神。

  对于他来说、他并不害怕得罪文官,因为只要自家殿下不倒,文官就奈何不了他。

  以朱由检的年纪,完全可以送走大部分文官,乃至陆文昭自己。

  所以他不会有什么危机感,做奴婢的,如果不能为主人解决问题,那还有什么用?

  因此他退不了、也不能退。

  朱由检看着陆文昭,随后才开口道:

  “卢剑星的事情做的不错,还有沈炼也是。”

  “找个机会、把卢剑星升为副千户,沈炼升为百户官。”

  “另外这次南下、你也可以安插一些人在江南。”

  “殿下放心、卑职知道怎么做,必然不会让殿下您失望的。”陆文昭先回应,随后又道:

  “不过、我不在殿下身边,恐怕殿下会有些不方便。”

  “这你不用担心,想来也去不了太久,你留一个千户在这边处理京城的事情就行。”朱由检知道,陆文昭是怕有人顶了他的地位。

  不过对于朱由检来说、除非陆文昭做了背叛他,或者和文官各党眉来眼去,如骆思恭一样的事情,不然他不会抛弃陆文昭。

  甚至在接下来,他还要大力的捧陆文昭。

  等骆思恭知难而退,陆文昭就可以彻底的接管锦衣卫,将锦衣卫内部彻底整顿一番。

  锦衣卫的人数、眼下南北镇抚司相加是不到九万人。

  天下文武官员十二万,胥吏两百余万,如果能把锦衣卫好好整顿,哪怕只有五万人,监督这两百多万人也费不了什么力气。

  朱由检日后、准备把南北镇抚司分成两个机构,一个盯武将军队、一个盯文臣胥吏。

  一边抓贪腐,一边抓空饷。

  收税是暂时收不上来了,那就先从清理吏治开始。

  只要清理得当,完全可以恢复到张居正执政最后一年的财政情况,乃至有所超出。

  只要吏治清理好,在把军队抓起来,到时候不用他开口,好皇兄也会掀桌子。

  对付这群文官,对付到最后的办法就是掀桌子、动刀子。

  在政治上哪怕再怎么压制对方,也顶多做到嘉靖那样的程度罢了。

  眼下只有朱元璋、朱棣、朱见深三个人的方式可取。

  想到这里、朱由检抬头对陆文昭道:

  “派个人回燕山大营,就说哪怕七卫一营招募满了,也继续招募兵马,军饷还是按每年十五两算。”

  “另外……”朱由检看向了王承恩道:

  “内帑的银子运出后,立马运往燕山大营,连同皇兄给勖勤宫的十万两也运过去。”

  说道这、朱由检倍觉头疼道:

  “忘记和皇兄说蜂窝煤的事情了,也罢……”

  “承恩你叫人运送蜂窝煤和蜂窝煤炉子前往文华殿、武英殿、五军都督府和六部、还有乾清宫。”

  “总之这次带来的所有蜂窝煤和炉子,都免费给我送到京中所有达官贵人的手中。”

  “奴婢遵命……”听到朱由检这么说,王承恩走出了勖勤宫。

  至于陆文昭、在吃完饭后,向朱由检交代了一句道:

  “殿下、既然万岁同意了,那明日我便带两千锦衣卫和杨给事中南下。”

  “不急、离开之前,你先派人帮我把国子监里面所有学子的身份查一遍,我需要身家清白、穷苦百姓出生的人,你明白的。”朱由检示意了这件事。

  “殿下放心,一夜时间足够了!”陆文昭胸有陈竹,随后便退出了勖勤宫。

  看着他们接二连三的退出勖勤宫,朱由检回想起沈炼所说的淮北饥荒事情,不由叹了一口气:

  “国事艰难、百姓饥苦啊……”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