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抓贪官不如杀胥吏_家兄朱由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四十三章 抓贪官不如杀胥吏

第(2/3)页



        “你们放心好了,跟在殿下身边不危险的,殿下也就是在中军指挥一下而已,我过去长长见识。”

        “涨什么见识啊……当个丘八有什么用,娘想让你做文曲星,做状元郎。”

        李张氏打断了李定国的话,并且话里话外埋怨着朱由检,瞧不上武将和士卒。

        李定国听到了,也没有反驳自家娘亲,因为这种话他听很多人说过。

        他也问过朱由检,而朱由检给他的回答是“将士被百姓瞧不上是朝廷的问题,与将士无关”。

        这句话李定国觉得很有道理,毕竟在他懂事的这六年来,他并没有见过曾经的明军是什么模样。

        他所见到的,是经过朱由检革新的新一代明军,他们有俸禄有饷银,有军纪约束。

        只可惜,虽然朱由检一直在提高普通士卒的名声,但大部分大明百姓依旧觉得当兵就是“丘八”,没有读书人高贵。

        “年前我就听说府道上有军队在走动,这一仗打完,估计能安稳一段时间了吧?”

        李大寿毕竟是男人,对时局还是比较好奇的,至于李定国则是点了点头:

        “等建虏灭了,爹你们准备点钱粮,到时候村里应该会有不少人会迁移去奴儿干。”

        “奴儿干?那地方去了干嘛?”李大寿来燕山这么多年,也差不多知道奴儿干和辽东的环境有多恶劣了。

        反正换做是他,他是不可能去奴儿干的。

        “殿下到时候会按人头发耕牛,只要迁移去奴儿干,都会发上一百亩的人头田。”

        李定国解释着,而人头田就是按照人头开垦田地的上限。

        诸如李大寿他们一家三口在这燕山,实际上全家的上限是六十亩,除非出生新的孩子,不然就是一个人二十亩的上限。

        之所以这么规定,是为了防止有些地方人口过多,导致人多地少。

        他们这村的人头田基本快分完了,而李定国回来后又看到不少人家生了孩子。

        按照他的猜想,东山村在第三次北伐结束后,应该会有不少人家搬走。

        “一百亩?那我们家这种,能开三百亩地?这种得过来?”

        李大寿不敢相信每个人种一百亩地,因为这超过了他的认知。

        在有耕牛的情况下,一个人顶多就能种十亩到三十亩罢了。

        一个人种一百亩,这让李大寿和李张氏都差点咬到了舌头。

        “总之朝廷弄出了一种可以让人轻松种地的东西,去的人也只有拔草这点活比较累人了。”

        李定国不好说的太明显,只能这么说。

        不过他这么说,倒是让李大寿心动道:“那我们家是不是也得……”

        “我们家就不用了,你们要是去了奴儿干,我去找你们也麻烦。”李定国连忙打断了自家父亲的想法,并拍着胸口道:

        “一百亩地算什么,日后我做了将军,给你们买一万亩地。”

        “一万亩地,那得请佃户帮忙打理咯?”李张氏笑着打趣李定国,显然不信他的话。

        对于他们来说,一百亩地已经算是了不得的人物了,虽说李定国跟着齐王殿下,但也不可能弄出一万亩地来种,这便是他们的想法。

        李定国感觉被小瞧了,但他也只是笑笑,并没有反驳,而是询问道:

        “爹娘,去年贪官被杀之后,后面来的官好些没?”

        “唉……”一听到官员的事情,李大寿摇了摇头:

        “好什么啊,听隔壁几个村子的人说,后面来的人更过分,他们的斗能装进去一斗二的粮,比之前的那几个村官还黑。”

        说着,李大寿不免侥幸道:“幸好我们村的那两个村官没被论罪,他们基本没多收村里的粮食。”

        “没收村里的……”李定国有些尴尬,因为他清楚,村官没收村里的粮食,那大多就是收了朝廷的粮食。

        他本来以为,把贪官污吏杀了,换一批上来就能干净,却不想来的人还不如之前的那几个村官。

        治理地方这事情,他想的太简单了。

        “等我回去问问殿下。”李定国没有再自作主张,而是准备回去问问朱由检。

        “除了村官,村里还有什么不公平的事情吗?”

        李定国想多知道一些村里的事情,了解百姓的困难,因为这是他在官学里学到的知识。

        “不公平?”李大寿不太懂自家儿子的话,毕竟他和绝大部分村民都是一样的,基本不关心村里的事情,只关心自家的田地。

        在他看来,村里不公平的事情,估计就是前天张家扒了一半田埂,被田家十几个人堵着捶了一顿,然后张家又带人锤了田家一顿。

        这不,大过年的,两家人都是带着伤过的。

        “没什么事情了。”向了半天,李大寿只能憋出了这句话,倒是李张氏拍了一下他:“你忘记乡道的事情了?”

        “噢对对对!”李大寿被自家媳妇提醒后,立马想到了乡道的事情,于是说道:

        “这乡上和镇里,给我们发的工钱有问题,有些村民做工做到一半,家里有事情要走,他们说不算工钱。”

        “但我那天去工地看了,他们明明就把人算上了,不过他们说不算的那天,他们用朱笔记着,其他都是墨笔。”

        “我去镇上,有些衙役说,朱笔的就是冒领。”

        “……”听到自家父亲的话,李定国不敢相信下面的人还能这么做。

        “他们敢这么做?”李定国惊诧。

        “有甚不敢的……”李大寿倒是见惯不惯的说道:

        “以前家里还在延安的时候,那府上和县上的人叫去干活,咱们家交了徭役的粮食,结果还不是被叫去服了徭役。”

        “你娘生你的那天,我还在延安城外修桥,等你娘生完你过了三天,才被放回家的。”

        “后来我去问,根本就不是徭役,朝廷给了工钱,上面的狗官没给我们,用了徭役做借口罢了。”

        “现在是风气好了,殿下和万岁仁德,免了徭役,那群狗官才没有借口让我们去服徭役的,不然这府县道的工钱,我们一个子都拿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