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诸藩战争序幕_家兄朱由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五十四章 诸藩战争序幕

第(2/3)页

或许可以处理,每日大概一百六十余件左右。”

  王安开口,而朱由校闻言也摆手道:“日后赈灾和以工代赈的奏疏也搬到养心殿来处理吧。”

  “这么一来、弟弟每日应该能多休息一个时辰。”

  “万岁仁爱殿下,恐怕殿下知道后也会十分感动的……”魏忠贤谄媚的笑着,而朱由校却没有回应他。

  “依你看,若是将太子交给弟弟带,会不会让弟弟太累了?”

  朱由校看向了王安,而王安闻言顿了顿,过了几秒后才开口道:

  “即便万岁帮忙处理奏疏,殿下每日也要劳累七个时辰,奴婢听闻齐王府内,殿下收养的李定国,也是这几日才有机会被殿下带着。”

  “不过即便是带着,但齐王殿下也只有时间来监督他的功课罢了,诸如弓马、边事、理政等事物,还是靠王府的人在带。”

  说到这里,王安又安慰道:“只是等化淳北上,另外万岁帮忙处理赈灾和以工代赈奏疏的话,殿下劳累的时间应该会缩短到五个时辰左右。”

  “到时候,殿下应该能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带李定国,既然能带李定国,自然能带太子殿下。”

  “五个时辰……”朱由校皱了皱眉,而魏忠贤则是担心朱由校身体道:

  “万岁,您眼下批准发往养心殿的奏疏数量,已经有三百余件了,便是万岁您也需要处理四五个时辰。”

  魏忠贤怕朱由校脑袋一热,又要处理一些其他的奏疏。

  说句实话就是,按照朱由检铺的这么大摊子,如果奏疏单独堆积给一个人,哪怕这个人是皇帝,但能活到五十岁也算是“高寿”了。

  眼下两兄弟同时处理奏疏,虽然还是朱由检处理的多,但两人办事效率不一样,实际上朱由校劳累程度不会比朱由检差太多。

  魏忠贤可指望着朱由校活久一点,毕竟只有朱由校活久一点,他才能多捞银子。

  朱由校被这么一劝,也觉得以自己的能力来说,三百多件奏疏已经不错了,因此他转变话题道:

  “既然如此,就告知一下弟弟,等化淳抵达京城后,御马监的事情交给承恩和化淳,弟弟带李定国的时候,再带一带太子吧。”

  “不过太子的课业也别太依赖弟弟,那金铉的好友中,与他脾气相同的人有吗?”

  “有……”王安点头道:“他的至交成德不错,家中的家风不差,没有收受任何行贿,个性刚介,清操绝俗,疾恶若仇。”

  王安的话说完,朱由校点了点头道:

  “那安排他为太子的课业讲师,弟弟忙不过来的时候就让他帮忙带着。”

  “对了,最近还有什么边事吗?”

  朱由校询问起了边事,而王安闻言则是想了想后才道:

  “若说边事,那便只有小西洋那边了。”

  “奴婢听闻小西洋的诸多西夷对我朝诸王就藩的事情多有不满,就是不知道殿下会怎么处理……”

  “不满?”朱由校皱眉,似乎容不得这些“弹丸小国”对大明不满,直接摆手道:

  “不满就打!告诉户部配合齐王府,弟弟对西夷的奏疏不必请示,批红后备份养心殿便可。”

  “是……”王安应下,而朱由校散了散步后,也觉得舒服了不少,转身向着坤宁宫走了去……

  ——————

  “叮铃铃——”

  冬月的古里海岸边,暖暖的风在港口上吹拂着,一队五六丈长的武装商船伴随着季风一路驶离了港口。

  高大的船帆在风中呼呼作响,微微起伏的海浪仿佛正在回应着什么,唯有船只在劈波斩浪之际,将些许浪花震碎泯灭。

  古里是大明对这里的称呼,而在葡萄牙人的口中,这里被称为科泽科德。

  这块地方,自宋代海上丝绸之路崛起后,就是多方争抢的对象。

  在宋代典籍‬中它被称为南毗国,元代古籍中称为“古里佛”。

  当然,古里有着古老的历史,在中原南北朝时期,这里就已经成为著名的港口了。

  阿拉伯人和中国人在这里从事香料贸易,这座港口城市逐渐开始繁荣起来。

  直到宋代,这里分裂成为众多城邦,北宋的海商们开始在这里贸易香料。

  由于古里在海岸上优越的地理位置,从宋代到近代,它都是当时世界上比较重要的海上贸易中心。

  大明洪武年间到永乐元年,明朝也多次派遣使者访问古里,之后在郑和下西洋时,郑和在当地修建了官厂,并长期驻兵。

  根据随郑和下西洋的翻译官马欢所著《瀛涯胜览》记载,古里国人分五等:回回、南毗、哲地、革令、木瓜。

  永乐五年,郑和第二次下西洋到达古里后,当地的国王也接受了明成祖朱棣诏封古里王的敕书和诰命银印,因此大明成为了在此地第一等的人种。

  不仅是古里国王,南部城邦的各个头目也都接受升赏品级冠服,以至于郑和还在古里立石碑亭纪念:

  “其国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熙嗥同风,刻石于兹,永示万世”。

  只可惜,随着郑和下西洋的中断,西方人在半个世纪后开始入侵。

  葡萄牙人多次镇压当地的土邦,在这里建立了城堡,而万历年间,荷兰人也开始在古里发展贸易,葡萄牙力量和影响开始退色。

  直到明军收复锡兰岛,各国商人也纷纷涌入了该地,导致眼下这里地盘虽然不大,但却是南亚半岛上,欧洲人最多的地方。

  此时的古里的港口前,望着远去的武装商船,港口上密密麻麻的人群正在望着渐渐消失在天际的商船,不时地做出招手的动作。

  可是等到船队彻底从眼前变成小小的黑点时,众人才不由得恋恋不舍地回过头来,眼中透着些许迷茫。

  实际上,站在码头前的众人并非寻常百姓,而是欧洲各国东远东公司在南亚的高层人士。

  他们堪称是这个时代里真正的探险家,为了求取财富,不惜远离故土万里,来到这气候迥异的南亚地区,作威作福,肆意妄为。

  可是,这些已经是过去的老黄历了,因为对于如今站在港口前的欧洲人而言,他们的好日子基本上即将要一去不复还了,因为大明如今在南亚的表态已经越来越强硬。

  前段时间,攻下小西洋,经略南洋地区的明朝海军都督黄龙发来外交函,表示大明将会进攻南亚地区,收复曾经的古里官厂。

  黄龙在信中提起过,欧洲各国商人可以在古里贸易,但还是需要遵守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