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官吏定禄,风雨欲来_家兄朱由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三十九章 官吏定禄,风雨欲来

第(2/3)页

13兆帕,19世纪初才达到0.35~0.7兆帕,因此才用作了工业,之后到了1920年才达到6~10兆帕。

  大明没有兆帕作为单位,但宋应星和毕懋康、孙元化三人将蒸汽机称为两版,将功率称为力。

  第一版蒸汽机的力是一,而眼下第二版的蒸汽机力是二。

  看上去突破不大,但此刻的它已经可以抽取五丈以上高差的水,用于矿洞也足够了。

  不过朱由检并不满足,他要的不止是这种程度,要达到可以制造蒸汽机车,用于工业的蒸汽机,那么蒸汽机的力必须达到四至十。

  宋应星等人研究的蒸汽机还有很多没有突破的课题,比如分离式冷凝器、汽缸外设置绝热层、用油润滑活塞、行星式齿轮、平行运动连杆机构、离心式调速器、节气阀等等存在。

  当这些东西都弄出来,那距离蒸汽机车也就不远了。

  当然,如果宋应星等人只是因为这微小的突破就沾沾自喜,跑来通知自己的话,朱由检也不会有那么高兴。

  他真正高兴的不是蒸汽机的进步,而是其他的科技进步。

  高炉组在毕懋康的带领下攻克高炉的难题,让大明的高炉高度达到了两丈四尺,一日夜可出铁一万两千斤到一万四千斤。

  同一时间的欧洲高炉出铁量则是三千斤不到,大明的高炉出铁量是他们的四到五倍。

  如果说这项技术是解决了炼铁速度,那么另一项火药的技术,就让朱由检欣喜若狂了。

  雷酸汞终究是在不断的试错中被研究出来了,这个配比次数高达一千四百二十七次,而它的出现将会代表矿区雷管的出现,和火帽起爆药的出现。

  高炉、雷管加蒸汽抽水机,这可以让大明的冶铁技术和产量提高,而雷酸汞的出现,将会促成击发枪的出现,以及火炮射程的极大增长。

  不过,以上的这些科技需要一项项的点亮,需要多少时间这一点,哪怕是军备院的人也不可能都知道。

  况且蒸汽机如果没有办法快速进入到第三版,那么即便发明出击发枪,那么也会由于无法标准化生产而影响装备速度。

  就时间来说,建虏或许是等不到击发枪的出现了,不过改良之后的火药倒是能让明军眼下使用的火炮射程增加,只是还需要军备院实验后确保起爆药的稳定性。

  火炮的射程增加,对于攻打建虏的石堡倒是能起到不少决定性的作用。

  “化肥场如何了?”

  朱由检头也不抬的询问,而马车的车窗外,骑马随车的陆文昭也回应道:

  “孙侍郎一直在督办,松江府每日都有二十万斤化肥制出,主要用料是皇店来往海上运输的干鸟粪,九千料商船一次能运回三十余万斤。”

  “海军都督府打通几个鸟粪岛的航线后,皇店专门有一百艘鸟粪船来往航线。”

  “至于北方的顺天府,主要还是靠收集京城百姓的金汁来制作化肥。”

  “顺天的九处化肥场,每日出化肥三十余万斤,按照孙侍郎的话,满足三百万亩田地没有问题。”

  “目前农业司也在接手北直隶各县的金汁,雇佣夜香夫,筹办化肥场,不过速度提不起来。”

  “按照各县内户籍,即便把我大明一千六百余县都专营下来,再加上鸟粪岛的产量,顶多也就能福泽不到三千万亩田地。”

  大明田地八亿三千多万亩,眼下化肥只能福泽三千万亩田地,让这些土地的粮食产量提升一成到两成。

  这样的规模,让朱由检不是很满意,而如果要进而研究出尿素、磷肥、钾肥、氮肥等等化肥,那么就需要军备院的不断研究了。

  朱由检只知道磷肥是和磷矿有关,至于磷矿,他虽然不记得很多,但后市连云港,也就是眼下海州的锦屏磷矿他还是记得的。

  不过军备院对于磷矿的研究也不是很能摸透,主要还是没有人做过这些东西。

  眼下大明是摸着石头过河,难度自然很大。

  这样的难度,让朱由检有的时候都恨不得欧洲人先把这些东西搞出来,摸着欧洲人过河,总比让欧洲人摸着大明过河要好。

  “让孙元化主要重心放在磷矿化磷肥上,农业司的事情交给他下面的人去做就行。”

  朱由检手中也没有太多的科研人才,不过有一个人他倒是很在意。

  这个人是孙元化推荐的,为广平府推官的王徽。

  对于这个人朱由检有点印象,但具体影响记不上来多少,但想来能被孙元化推举,也应该有他的过人之处,所以朱由检也没太深究。

  授了翰林博士和虚衔后,他就让锦衣卫去找这人,并带到军备院去了。

  “殿下,马上进入保定府了,今夜是在保定休息吗?”

  在朱由检沉思的时候,曹变蛟策马从前军回来,询问马车上的朱由检,而朱由校也微微颔首:“在保定休息就行,顺带打探一下京城的情况。”

  朱由检没有贸然前往京城,因为他知道,就自己要废除“润笔银”,还有将三成截留调整为一成,以及要汇总官员们俸银的事情,必然会在京城引起轩然大波。

  他需要好好观察观察,然后才决定进京。

  “是!”曹变蛟作揖行礼,随后策马返回了前军,而朱由检也继续低头处理起了一份份堆积如山的奏疏。

  只是在他处理奏疏的时候,相比较他,京城户部显得尤为热闹。

  今岁提前毕业的,还有过去三年的燕山学子,实际上最精英的一群人都进入到了户部。

  眼下京官三千京吏六万,而户部便独占六百京官,京吏六千。

  拥有这么多官吏的户部衙门也拓展变大了许多,六部之后的銮驾库规模堪比半个六部,结果眼下銮驾库搬迁,原本的地址腾出来给了户部。

  户部衙门如此扩张,实际上也证明了大明在狠抓税收。

  原本的户部只有田地、户籍、赋税、俸饷等职责,分为两京十三省。

  但是经过朱由检的几次扩充,眼下户部具体分为了田地司、户籍司、田赋司、商税司、杂项司、市舶司、盐课司、茶课司、酒课司、俸饷司和赈灾司等十一司。

  尚书之下不再是单纯的左右侍郎,而是分为左右侍郎和十一司侍郎,一共十三位侍郎。

  这样庞大的规模,每个司的任务都十分沉重,而近来最为繁忙的,还数俸饷司。

  从毕自严回归京城开始,俸饷司就热闹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