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六章 局势复杂_家兄朱由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两百九十六章 局势复杂

第(3/3)页

不能接受的话。

  王安见状扫视了一眼会厅内的人……

  韩爌、孙承宗、左光斗、李邦华、朱国祯、邹维琏、夏嘉遇、张光前、程国祥、刘廷谏、黄公辅、解学龙、钱谦益、宋师襄……

  “十五个人……”

  王安有些语塞,因为他看出了在这十五人中,除了韩爌、左光斗、钱谦益以外,大多都是在众正盈朝时期不受欢迎的东林官员。

  不过王安记得很清楚,李邦华、朱国祯等人,似乎都是实干派的官员。

  他们这群人,加上被贬去关外的那十八名东林官员,似乎都好像是东林之中喜欢做事的人,除了……

  王安看向了在位置上的独自饮酒的钱谦益,有些唏嘘。

  与大部分人以为,一手遮天,东林魁首的钱谦益不同。

  钱谦益的政治生涯就是一个悲剧……

  天启元年担任浙江乡试主考官,自己在京城修撰《神宗实录》,结果人在京城,浙江却发生了科场舞弊案,他受到牵连遭到罚俸的处分。

  天启二年,在诸党党争厉害的时候,他却突然生病回了家乡。

  好不容易天启四年,再度复出,结果魏忠贤上台,他被崔呈秀、革职回乡。

  如果没有朱由检的乱入,他会在崇祯元年复起为礼部侍郎,在和周延儒、温体仁的党争中失败。

  之后因为浙江再度爆发科举舞弊的案件,周延儒和温体仁诬陷他受贿,将他革职回乡。

  再往后,温体仁还不放过他,让人诬陷他贪污,结果被调查后没有,这才保住一条命。

  直到明亡,南明因为他东林魁首的虚名让他担任礼部尚书,结果东林官员死的死,没的没。

  钱谦益还以为自己可以大权在握,结果除了名气要啥没啥。

  在马士英、阮大铖和朱由菘的安排里,别说兵马了,连后勤都不归他管。

  直到清军南下,朱由菘、马士英、以及管水军的刘孔炤已经跑出城了,作为一个吉祥物的钱谦益才知道要逃跑。

  结果没跑成功,被管兵马的赵之龙抓住,要利用他的名声来投降清军。

  之后钱谦益就被赵之龙押着磕头去了,这也是为什么郑成功和钱谦益一众弟子没有怪他的原因。

  不过不管钱谦益的政治生涯多么悲剧,他确实降清,还是顶着东林魁首的身份降清,是个明奸……

  在这点上、许多人倒是意见一致。

  朱由检没让人收拾钱谦益,就是知道这老小子是一个没有能力,只有名声的倒霉蛋,刚好他的名声还能拿来办点事,所以才留下了他。

  只是这也就导致了,在王安看来,钱谦益和在坐的其余人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齐王怎么把他留下了……”

  王安还在心底嘀咕,殊不知四十四岁的钱谦益也端着酒杯在心里哀叹。

  他要是早知道来京城是送死的行为,他宁愿在家里老老实实的风花雪月,每日给人“润笔”来滋润生活。

  现在好了、每日担惊受怕,也不知道几时自己就会像袁可立等一众人一样,被贬到什么蛮荒之地。

  “果然还是得上疏回家……”

  钱谦益的心思活跃,而王安则是对着众人说道:

  “联合齐王,也得等到齐王回来才能知道是否可行。”

  “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先保证内廷的安稳,我急需清理净军,在这点上,希望诸位能于朝堂之上分散魏忠贤的注意。”

  “这事不难。”韩爌闻言便答应了下来,而王安也在谈好事情后,和他们一群人畅饮了起来。

  只是在他们畅饮的同时,相隔数里之外的齐楚浙宣昆五党官员再度聚到了一起。

  “王安回来了、这么看来这厮必然要与韩爌等人联手。”

  “不用紧张,眼下该紧张的不是我们,而是魏忠贤。”

  书房内,姚宗文三人聚到了一起,而他们所讨论的也是王安归来的事情。

  只是在他们看来,王安的出现,对外廷并不能形成太大的改变。

  东林已经没落,没有个十年半载是恢复不了元气的,更何况他们还会持续的压制东林。

  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这次王安回京,到底是朱由校主导的,还是又朱由检主导的。

  之所以姚宗文等人会有这种看法,是因为王安毕竟是前往了御马监南场,等同于在朱由检手下避难了五年时间。

  如果是朱由检出手,那么王安回来的意图和朱由检的意思就很明显。

  朱由检是想要加强自己在内廷中的控制力,以及压制魏忠贤和王体乾。

  如果是这样,姚宗文等人不需要想太多,毕竟他们已经商量好了,先静待时机,看看朱由检和朱慈燃到底会在日后闹出什么矛盾来。

  齐王强便投齐王,太子强便依附太子。

  这样的政治风投看似没有立场,但却是最能稳定他们利益的一种手段。

  只是、如果王安的归来,不是由朱由检主导,而是由朱由校主导,那事情就变得很有意思了……

  “若是万岁调回王安,恐怕魏忠贤了解事情之后,只能乖乖低头。”

  汤宾尹说着自己的分析,而顾天峻也道:

  “以魏忠贤的性格,加上客氏的帮扶,王安未必能在内廷站稳脚跟。”

  “还是不要太低估他。”姚宗文摇头提了个醒:

  “王安虽然不行,但曹化淳毕竟是他的义子,眼下曹化淳被调往了南场,可他的班底还在京城。”

  “如果是万岁调王安回来的,那齐王知道后,必然会用曹化淳的班底帮持王安。”

  “这么一来、内廷之中的局势,就不是你我可以把握的了。”

  “不过、万岁如果调王安回来的,那东林那边……”

  姚宗文一席话,让汤宾尹和顾天峻纷纷眯了眯眼。

  如果是朱由校调回王安,那显然王安的回归,会给外廷带来一丝变动,他们想要压制东林的行为,或许会遭受到破坏。

  三人沉思许久,末了姚宗文才道:

  “具体的局势不会发生变化,总的还是得看齐王回来后,对待王安的态度是什么样的。”

  “从齐王的态度来看,我们就能知道王安到底是谁调回来的了……”

  “齐王……”听到姚宗文的话,汤宾尹和顾天峻对视一眼,随后思绪也渐渐向着还在泰宁城的朱由检投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