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一章 漠南之主林丹汗_家兄朱由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两百八十一章 漠南之主林丹汗

第(1/3)页

  “呼……呼……呼……”

  “他们就在前面,别让他们跑了!”

  “抓到了全部给我杀!”

  丛林之中、人影穿梭……

  当数十身着东吁服饰,说着一口东吁语的士兵在丛林之中拦追堵截,他们所有人的目标,不过是区区十余人罢了。

  “嘭——”

  匆忙的追击中,一名身材纤细的汉人被长长的树根绊倒,而在他面前一名螳螂腿、马峰腰的汉人立马折返,将她扶起。

  “怎么样?还能跑吗?”

  潮湿寒冷的林中,沈炼紧皱着眉头看向眼前人,而这人满脸污垢的抬头,眼神中满是倔强。

  不等他开口,一名吊儿郎当的锦衣卫带着一名瘦弱的锦衣卫冲出从来,在看到跪倒在地的锦衣卫时,这人不由开口道:

  “所以说锦衣卫不除了刺探消息的时候,其他时候不需要女人,麻烦……”

  他嘴上虽然这么说,但还是诚实的转过身,手放在了长长的戚家刀上。

  “王小旗,你带着地图和他们先走。”

  沈炼拍了一下身前女锦衣卫的肩膀,类似她们这种性别的锦衣卫,主要是负责去东吁将领府上探查情报的特殊锦衣卫,战力不强,沈炼也不想留下对方。

  因此、在交代了一句后随后抓刀走向了吊儿郎当的陆修。

  这女锦衣卫也抓着地图起身就跑,而陆修则是听着后面追兵的声音,轻描淡写道:

  “三人对付四十二人,也不是没有胜算。”

  “咳咳……”旁边的陆显咳嗽了一下,而沈炼也抹了一下雁翎刀上的水迹。

  “东吁寒气湿重,恐怕这辈子我是不会来第二次了。”

  陆显咳嗽着,而下一秒丛林之中就拱出来了一名没有穿着布衣的东吁士兵……

  “噗嗤——”

  手起刀落,陆修一刀结果对方,并主动冲入了丛林之中。

  沈炼陆显紧随其后,而得到他们交代的其余九名锦衣卫则是带着东吁地图,向着距离他们最近的南牙关返回大明。

  三天的时间,九人穿越一百余里的原始森林,最终带着东吁地图返回了大明。

  这份地图伴随着南牙关的八百里加急,送向了五千多里外的顺天府白马关。

  “好!”

  三月初一,在一片呼声焦噪中,朱由检拿到了东吁孟养、木邦两地的地图。

  从山川河流、到城池隘口,地图上详细描绘了木邦和孟养全境,而这份图一拿到手上,就代表打下东吁门户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了。

  “把这份图收好,没想到出征之前还能到手这样一份大礼,沈炼三人可记大功!”

  合上地图、朱由检将他递给了身旁的陆文昭,转身看向了自己身后。

  此刻的他身着一身御制的山文甲,腰间别着长刀和骑铳,英气迫人。

  他站在白马关城外数里的一个矮坡上,而坡下,近三万骑兵和两万多步卒,三十多万民夫的营盘占据了白马关和关外长长的狭长平原。

  “孙守法领龙骧卫为中军,满桂领骁骑、天策、羽林三卫为后军护卫民夫,曹猛、赛罕统帅腾骧四卫做先锋先行北上,四卫骑兵以小旗为单位,外放五十里。”

  朱由检有条不紊的安排先锋、后军和中军,而得到军令的三将也作揖应下。

  在作揖接令之后,满桂手搭上腰间的长刀,对朱由检笑道:

  “殿下、那虎兔墩应该已经知道我们要北伐,不过按照喀喇沁其他诸部的汇报来看,他居然还没有撤走,倒是有些胆识。”

  “这不是胆识,是无知……”朱由检轻嗤一声,他从没有把林丹汗放在眼里。

  说白了、但凡蒙古高原出了一个类似俺答、达延这样的存在,历史上的努尔哈赤和黄台吉都要被一顿爆锤,甚至元廷复起也说不定。

  从清军入关就能看出,八旗的战力在和明朝的拉锯战中,已经逐渐下降,而死伤的人口更是让他们从万历四十六年能拉出十万男丁,到入关时只有六万的窘迫局面。

  如果不是李自成攻打北直隶,或许豪格和多尔衮的内斗会持续十数年。

  而这种情况下,拥有二十几万男丁的蒙古部落一旦统一,明清都要面对巨大的压力。

  林丹汗这个政治上的莽夫,花了二十几年的时间才让漠南漠北名义臣服他,完全不如俺答,更不如达延汗。

  对付这种政治莽夫,只需要把他的锐气打掉,然后分化内部就足够了。

  “派人联系好喀喇沁各部的台吉,告诉他们别轻举妄动,我们这次的目标只是驱赶虎兔墩和伯晕歹,真正要打的还是科尔沁。”

  “让他们老实呆着,等虎兔墩战败,跟虎兔墩一起逃得远远的,过几年我大明再度扫北时,他们会有一个好待遇的。”

  朱由检单手握住刀柄,看着坡下的大军、民夫不断运动,心里生出一股豪气。

  “科尔沁诸部同样允诺,只要我剿灭了奥巴,他们依旧能在科尔沁放牧,大明会在科尔沁筑城驻兵,保护他们。”

  “是!”

  二人对话轻松至极,似乎没有把这漠南诸部的蒙古放在眼中。

  想来也对,河套三大部都被他们击垮了,只剩下漠南东部的这几个部落,能和明军对垒倒是奇怪了。

  “动身!”

  说罢、朱由检转身,而赛罕伸出手帮他扶住了战马。

  诸将一同上马,营盘内的大军也开始有序的出营,各队的旌旗形成了一条赤色的长龙,不断延伸。

  哪怕是那三十万民夫,也纷纷身着鸳鸯战袄,手里拿着简易的长矛,小心翼翼的在三卫骑兵的护送下,押运着骡马粮车。

  明军动了、而相比较燕山山脉的热闹,九百多里外的哈剌温山南麓之下、在春雪消融,牧草生长的草原之上,数万蒙古人依旧在自顾自的放牧。

  他们之中的成年男丁在驻牧地的外围建立起了一个个简易的驻牧帐篷,每个帐篷有十二人看守,相当于固定的一个据点。

  帐篷内的人就是哨骑,向外放出二十余里探索四周,为驻牧地的蒙古人提供一个安全的驻牧环境,并且能及时发出警告。

  这样的驻牧帐篷每个二十里有一个,一直向南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