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一章 齐王待我_家兄朱由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三十一章 齐王待我

第(1/3)页

「呜呜——」

        八月,伴随着火车吭哧吭哧的声音在成都平原上传出,朱由检和朱由校继续向着南方进发。

        四川百姓的日子比他们想的还要滋润,他们乘坐火车一路向南而去,一路上看到的都是家家圈养牲畜,为本家提供肉食的场景。

        可以说,「天启盛世」四个字,直到朱由校他们进入了四川,才能勉勉强强的出现在众人眼前。

        这让身为皇帝的朱由校恢复了不少自信,并且也更加期待起了接下来的诸多行程。

        「呜呜——」

        「这就是长江上游了吧?」

        当汽笛声响起,朱由校眺望火车玻璃窗外的长江大桥,不由发问。

        「回万岁,此地正是国朝仅有三座长江大桥之一的叙州长江大桥。」

        陆文昭作揖回礼,闻言的朱由校微微颔首,转头看向了正在看书的朱由检。

        由于东宫的勤政,因此需要朱由校和朱由检处理奏疏的时候并不多,眼下二人都在车上打发时间。

        朱由校的桌前摆放着木凋和凋刻小刀,朱由检面前则是一摞摞的先秦典籍。

        「弟弟自己便不下先贤,还需要看书吗?」

        朱由校笑着打趣,朱由检也含着笑意抬头:「学海无涯,未来大明和齐国的许多新政都需要做出各自不同的安排,我得明了一切才能提前布置。」

        说着,朱由检拿出了一本厚厚的书本,打开后提笔开始书写。

        他低下头开始书写,朱由校见他有事,便不打扰他,也跟着拿起自己的木凋开始凋刻。

        两兄弟的下一站目标是昆明,而眼下的昆明则是戚家第三代将才戚武隆驻守。

        从叙州到昆明还需要一天一夜,不出意外的话,朱由检他们会在前方的横江镇停下休息两个时辰。

        「呜呜——」

        和朱由检预估的差不多,当火车再度行进一个时辰的时间后,它如朱由检预料的一样拉响了停车的长汽笛声。

        【稳定运行多年的app,媲美老版追书神器,老书虫都在用的

        询问道:

        「弟弟今日看上去似乎有些疲惫,似乎有些心事。」

        「确实有一些……」朱由检深吸一口气,抬头看着稻田四周的农民道:

        「我在想,我走之后,哥哥和燃哥儿会怎么治理大明朝,我寄回来的国策是否会被百官接受且采纳。」

        朱由检的心里,家人是第一位,其次是百姓,然后才是友人……

        提起友人,朱由检想起了人在大理的杨涟。

        他理应去看看杨涟,只是这次自己带着自家哥哥,恐怕多有不便。

        想到这里,朱由检对朱由校作揖道:

        「哥哥,我此行恐怕得去一趟大理,至于麓川……」

        朱由检迟疑片刻,朱由校见状也扶起他笑道:

        「麓川之行,我一个人前往便可,弟弟说了那么多关于麓川的事情,我正好在麓川多待几日,看看当地情况。」

        说罢,朱由校转身笑着摆手,示意朱由检跟上的同时也说道:

        「火车还有一个时辰启程,不过我有些乏了,先回车上休息,弟弟自己先看看横江镇吧。」

        尽管朱由校这么说着,但朱由检知道,他是对自己去见杨涟而有些不满。

        这倒也对,毕竟当初杨涟上疏的时候折了他不少面子,他能敞开胸膛支持朱由检去大理就已经不错了。

        朱由检瞧着他的背影,深深叹了一口气。

        在朱由校消失后,他转身去了田间,与田间坐着的一些农民坐在了一起。

        他那一身华贵的装扮,加上白皙的皮肤和引人注目的长相,坐在人群中十分突兀,以至于农民们都不敢大声聊天了。

        「我是县上派来的,特意来看看横江镇情况。」

        「你们小声些,不要张罗,现在镇上的官员都跑到火车站去了。」

        朱由检笑着「自爆身份」,这让四周农民有些不知所措,而朱由检更是继续道:

        「不用惊慌,上面派我我来横江镇,主要想问问你们眼下过得如何,可还能吃饱穿暖?」

        朱由检的安抚,让坐在稻田四周,等待收获的农民们松了一口气。

        他们见朱由检平易近人,人也跟着大胆了一些,笑着开口道:

        「日子那是极好的,很有奔头。」

        「就是现在粮食的价格开始变低,按照本来的粮价,我们应该过的比较滋润,但现在皇店收粮的价格跌落到了每斤两文,这还不如种些瓜果蔬菜呢。」

        「是啊!一亩地种粮食只能产出半两银子的粮食,可若是种瓜果蔬菜,那可能收获一两银子呢。」

        「现在米价降的太快,估计再这么降下去,我们都得改种东西了。」

        「诶!你是县里来的,你说说,县里会管这些事情吗?」

        「你说粮食价格为什么突然降那么多啊!」

        「诶……」

        农民们七嘴八舌的说着,朱由检闻言笑道:

        「县里自然会管,至于粮食价格,主要还是各地旱情结束了,地比人多,粮食自然就下跌了,你们的镇长没告诉你们这些吗?」

        「镇长?」一个拿着葫芦喝水的五旬老农自嘲式的开口道:

        「镇长那可不是我们能见到的,不瞒您说,我这辈子见过最大的官,就是镇上的书办。」

        「我也是!」

        「哈哈,我也是!」

        「话说咱们镇的镇长是谁啊?」

        「不知道,都没见过。」

        「这些人……」

        田间农民话题大胆,他们觉得朱由检是一个不错的好官,比较他长得很不错,以貌取人

        在这个时代是常态。

        不过,他们的话题也让朱由检注意了起来。

        所谓书办,是从八品的镇长左右手,天启新政推行后,大明朝廷除了在基层村落设立村官所,安排村官任职外,对于集镇也是有安排的。

        一个集镇分为镇长、镇兵马、左书办、右书办,此外还有算上镇兵马外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