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 盛世之下_家兄朱由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二十六章 盛世之下

第(3/3)页

脚踏都不踩了,就这样看着远处的景色。

        相比较一层不变的京城、燕山、房山,当朱慈燃见到山西这样山峦叠嶂,丘陵起伏,沟壑纵横的自然风景时,他的第一反应自然是震撼和享受。

        远处,黛色的大山绵延起伏,高高耸立,直冲云霄,好似一个个高大雄伟的战士一般,守卫着后方的平原。

        比起京城,这地方是纯朴的,就像这里的人一样,像黄土般朴素。

        那些在田地里刨食得百姓,看似有些脏兮兮、乱糟糟地,但他们的心地却十分纯朴。

        晚明的山西还保留着许许多多汉唐时期的寺庙道观和各种名胜古迹。

        与后世旅游的人一样,朱慈燃也会去探访这些地方。

        虽说这个时代还没有“商业化”一词,但出名的地方总是能看到许许多多摊贩。

        大旱之下,为了养家湖口,他们大声嚷嚷着买卖,渴望获得一位客人,完成一笔交易。

        山西虽然大旱,但汾水两岸还有不少水田存在。

        朱慈燃沿路南下,似乎也看够了省道上的风景,继而转向了府道,甚至更偏僻的县道。

        走到了县道后,他这才算是看到了大旱之下山西百姓的真实生活面貌。

        干旱的田里,一些农夫挑着两桶水来到田里,用手泼洒,滋润旱田之中的番薯、马铃薯等作物。

        他们穿着的衣服灰扑扑地,并不是因为干活才穿这一身,而是只有这一身。

        在这个时代,自行车的价格虽然不贵,但由于年产量至今没有突破十万辆,因此它的身影往往只存在于城池之中。

        朱慈燃所乘骑的四轮四座自行车,沿途收获了不少目光。

        随着时间来到午时,没了水的朱慈燃开始捏下了刹车:

        “没水了,你们留下一个人看车,其他人跟我去村里讨口水喝。”

        眼下虽然是二月底,但说到底是农历,实际上换做西历已经快四月了。

        因此,朱慈燃骑地满脸通红,自己也从一个小黑胖子,变成了一个身材较为匀称的少年郎。

        他这一身粗布麻衣,看上去就像别村的孩子。

        招呼了太监后,他带着两个太监走向了前面的村庄,手里拎着十几个空荡荡的水囊。

        “汪汪汪——”

        一进了村,村里的田园犬就开始了狂吠,不过它们大多都被拴在了门口,对朱慈燃他们造不成什么伤害。

        “大娘!我们来讨口水喝!”

        来到一户人家门口,朱慈燃看着在门口菜地提着木桶给菜地浇水的一名老妪,笑呵呵的上前打招呼。

        “喝水啊?喝水自己去旁边打……”

        老妪指了指远处的河道,显然不想让自己刚打上来的水,便宜了这几个外乡人。

        “好勒!”朱慈燃被拒绝了也不生气,而是拿着水囊就走向了不远处的河道。

        走的同时,他也打量着这个村子的情况。

        总的来说,这个村子位于山西太行山脚下,村里的河流应该也是从太行山之中流出的。

        这个村子与北直隶的村子不同,朱慈燃经常去燕山县李定国家里玩耍,李定国他们村子的百姓都能修的起白墙灰瓦的小院子,而山西的这个村子,基本上都是土坯房。

        房子都是土坯,就更别提院墙了。

        所谓的院墙,无非就是一些枯枝插在地上,用藤蔓围在一起的豆腐渣工程罢了。

        这样的院墙,朱慈燃一脚就能把它踹蹋。

        朱慈燃没有着急去打水,而是绕着这个村子走了一圈。

        由于是午后,村里的人不是在午睡,就是在做饭,朱慈燃绕着村子走了一圈,好不容易发现一个能用得起砖石的房屋,结果凑近一看还是村官所。

        所里的两个村官似乎也不管事,坐在门口,摆了一张小茶几就边吃边聊。

        朱慈燃路过时,他们还不满的瞪了一眼朱慈燃,以为是哪家孩子不听话。

        朱慈燃到不以为意,只是乐呵的笑了笑,同时看了一眼村官们饭桌上的饭食。

        看一个地方百姓过的如何,看看村官吃得如何就足够了,这是李定国教给朱慈燃的一半办法。

        一路走来,他看到了顺天府、宣府、大同府、太原府各地村庄村官的饭食,其中论享受程度,也是从前往后的排序。

        顺天府的村官,往往两人坐在自费修建的凉亭里吃喝,桌上再怎么差,也能有一壶四两黄酒,一个肉菜,一个凉菜,外加一个热菜和汤菜。

        简单来说便是三菜一汤的配置,比普通百姓吃得好一点,但也好的有限。

        到了宣府,配置还是这个配置,不过喝的酒变成了地瓜烧。

        等到了大同府时,村官们的桌上已经没有了酒,而到了太原府时,饭桌上便连肉菜都没了,只有两个炒菜和一个汤菜,装米饭的捅也变得小了些。

        到了太原府时,基本就是一碗炒菜加一个汤菜,凉菜和肉菜、酒水,那是只有过年才能享受的东西。

        太原府的一幕,是朱慈燃在汾水边上,有水田的村庄所能看到的一幕,而到了这基本都是旱田的村庄时,村官桌上的东西便让朱慈燃更直观感受到了旱情带来的影响。

        即便是年俸十二两银子的村官,此刻他们两人桌上也不过摆放着一盘炒白菜,旁边放着一碗白菜汤和一碟咸菜干,两人手里的米饭也变成了糙米。

        吃糙米……这种事情放在官员身上,哪怕是村官,也都能让人感到惊讶。

        同样的俸银,在北直隶能让人顿顿吃肉,但到了遭了旱情的太原府偏僻乡镇里,他们却只能吃点炒白菜和咸菜糙米。

        村官都如此,百姓吃的又是什么?

        壮着胆子,朱慈燃在村里绕了绕。

        兴许是大家过的都不好,因此对于朱慈燃这个生面孔,所有人都十分警惕。

        只是即便如此,朱慈燃一路上还是看到了许多让他头皮发麻的景象。

        木篱笆里,一家七口人坐在院里吃饭,饭桌上除了七碗不足拳头大小的地瓜粥,便是一盆水煮白菜加一碟辣椒。

        男主人家里的两个孩子已经五六岁,身上的衣服却破烂地连补丁都打不起,只能将皮肤暴露在空气中。

        这一幕看得朱慈燃晃神,直到他走到河道边,才更直观的感受到了这个村庄的百姓经历了什么。

        】

        三丈宽的河道,此刻却空空如也,两侧水位冲刷出来的土层像台阶般逐渐往下,直至河床最低谷。

        任谁都想不到,那条只有一尺宽,并且只有薄薄一层,甚至连脚背都没不过的小溪,居然曾经是一条三丈宽,六尺深的大河……

        这一刻,朱慈燃算是直面了已经遭受九年旱情的山西,也知道了为什么刚才那老妪不愿意让自己打水。

        对于他们来说,这十几个水囊也就是一两天的水,但对于那个六旬的老妪来说,这些水却需要她走二里地,来回挑三四转才能带回家的宝贵存在。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