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 名将陨落_家兄朱由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一十四章 名将陨落

第(3/3)页



        三代的子弟中,也基本是以齐王府马首是瞻。

        齐王府不是朱由检一个人的齐王府,里面充斥着各种势力,因此秦家和戚家的三代子弟,恐怕……

        朱由检在心底叹了一口气,同时也对曹化淳吩咐道:“用万岁的身份,给戚老将军送去一些药材和食材吧。”

        “是……”曹化淳知道朱由检对戚金的感情有些复杂。

        从个人经历来说,戚金是第一个把兵法揉烂了喂给朱由检的人,虽然都是一些基础的,但总归算得上半个师傅。

        从家国来说,辽沉之战若是没有戚金,恐怕秦邦屏等人就算不丢失沉阳,也要遭遇一场血战,能活下来几个人都成问题。

        是秦戚两家为大明守了三年辽东,才让朱由检有了本钱打复辽之役。

        如果没有复辽之役,如果辽东失陷,那恐怕眼下,大明的许多科技都没有精力研发出来,面对旱情和后金的夹击,大明的局势也会十分凶险。

        似乎是有些不安,朱由检起身走了走,然后他又追加道:

        “给万岁上疏,请加封戚老将军为丰国公。”

        “这……国公吗?”曹化淳一时间有些迟疑,毕竟自大明开国以来,只有永乐年间曾经册封过国公,其它时候可没有人有殊荣能得到国公的爵位。

        “对!丰国公!”朱由检郑重点了点头,曹化淳见状也知道自家殿下不是开玩笑,因此连忙让人前往燕山询问朱由校。

        这一事情在几日后很快传开,而朱由校也一如既往的听从朱由检的建议,在得知戚金病重后,特意下旨册封戚金为丰国公,并为戚继光、戚继美分别追赠。

        戚继光被追赠为东平王,戚继美被追赠为威海侯。

        如此以来,戚氏一家便有一王一公一侯三伯的美誉了。

        朱由校如此做,恐怕也是想借此为戚金冲冲喜。

        京城之中的许多文臣武将对此并不觉得奇怪,虽说戚金没有打出什么战役性的大捷,但他的功劳对于天启初年的大明朝来说太过沉重。

        病危无望之下,一个不是世袭的国公对于他对大明的功劳来说,算不了什么。

        李永贞被朱由校委派为传旨太监带着圣旨南下,至八月二十四终于抵达了广州城。

        下了船的李永贞没有时间休息,马不停蹄地就奔向了南军都督府衙门附近的定远侯府。

        李永贞作为朱由校派给朱慈燃的玩伴太监,地位比不得魏忠贤、曹化淳等人,但也算是份量极重的人了。

        不过与戚金相比,他便只是一粒萤火,不敢摆什么架子。

        在戚元功的迎接下,李永贞被带到了戚金的病榻前,彼时王肯堂正在给戚金诊脉,但当李永贞看到戚金的第一眼时,他就知道戚金恐怕不行了。

        俗话说,只有看到生病时的人,才感觉到健康的可贵,因此当李永贞看到人高马大的戚金只有不到百斤体重的消瘦模样时,他的第一反应是发愣。

        戚金的脸颊异常凹陷,身上的肉都快掉光了,只有一些皮肉还连着骨头,肤色坳黑,可以看到发黑的细小血管。

        此刻的他无比虚弱,没了当年的意气风发,只有英雄迟暮。

        “李提督……”

        戚金的声音很小,小到李永贞几乎没有听到他说了些什么,只听到了李提督三个字。

        他闻言不知怎么地,连忙跪下,并且拿出了圣旨。

        “恭喜老将军,上个月齐王上表老将军功绩,万岁册封老将军为丰国公,追赠戚武毅为东平王,戚总兵为威海侯。”

        李永贞没有用官话介绍圣旨,而是选择了通俗易懂的白话。

        这样的行为,无疑是违反了礼制的,但在戚金的病榻前,十几个戚家的二三代子弟却没有说些什么。

        “好……好……好……”

        李永贞的话,让戚金眼底出现了一抹精光,但很快又暗澹下去。

        他虚弱的连连说好,不知道是只能说出“好”,还是后面的话说不出来。

        面对李永贞和戚元功,以及戚家三代子弟,他躺在病榻上,好似回光返照,说话都有了一些力气:

        “我这一生,随叔父奔袭千里,血战歼倭,北上御虏,望着幽燕,饮马朝鲜……得先皇、万岁和殿下蒙爱,复起后着守辽东,保卫家国,实无遗憾……”

        “若真的说遗憾,那唯一的遗憾便是两位叔父蒙冤,军中兄弟喋血蓟门。”

        “眼下两位叔父得万岁蒙爱追赠,我心存感激,但蓟门之事却毫无头绪,想请万岁彻查……”

        “我能活到今天……就是长寿了……已经可以了……”

        戚金的声音越来越虚弱,似乎已经到了极限,但他还是伸出手紧握李永贞的手。

        “请……李提督……转告万岁……老臣戚金……再三叩首……叩首……再叩首……”

        “请万岁彻查蓟门……还浙兵一场公道……”

        戚金的目光死死地盯着李永贞,似乎他不答应,戚金就不会松手。

        李永贞见这一幕,即便知道随意答应会惹上祸事,但还是诚恳的看着戚金,给出了回答:

        “老国公请放心,咱家一定将老国公的话转告万岁。”

        “好……好……”戚金的手松开了,目光看向了戚元功等人。

        李永贞见状,也知道戚金是要准备交代后事了,因此他起身再三作揖行礼,随后退出了院子和定远侯府。

        在李永贞走后,戚金扫视着戚元功和一众三代子弟:“都跪下……”

        “爹……”戚元功瞧着自家父亲的模样,鼻头一酸,跪下握住戚金手的同时,也转头呵斥:“都跪下!”

        一众三代子弟闻言,只能低下头纷纷跪下。

        瞧着他们的模样,戚金先对戚元功交代:“要忠君爱国啊……”

        “嗯……”戚元功已经泣不成声,紧接着,戚金看向了一众三代子弟。

        他看得出自己的这群孙子、族孙都想要出人头地,名垂青史,但他还是带着一抹哀求的语气开口:

        “党争之事……你们就不要参与了……”

        “别闹事了……让殿下安安心吧……”

        “算老头子求求你们了……”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