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海陆夹击_家兄朱由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九十五章 海陆夹击

第(3/3)页

木懿根本不畏惧缅军的袭击,带着八百骑兵便冲向了一处溃逃的豁口。

        他们跃入堑壕之中,顺着堑壕来回射杀,噼砍缅军,一时间缅军被杀得崩溃,大队民勇裹挟着战兵撤退,貌基等人构建了一个多月的江滩阵地,只在两刻钟都不到的时间内,便全部丢失。

        这一幕看的貌基气血上涌,头皮发麻。

        “告诉斯祢卑……”

        “我王!不好了!我王!”

        貌基的命令还没有下达,一名将领便从马道尽头跑来,手里拿着一份加急的军情,送抵了貌基的面前。

        “昨日午后,明军自海上而来,阿拉干的吉大港、丹兑,我国的妙弥亚、沙廉纷纷被攻陷。”

        “这是给杜摩底(东吁)城送来的加急,海上的明军已经打到榜地和迦基,距离王都给杜摩底城不足一百三十里!”

        “你说什么?!”

        当将领把加急军情念出,一些将领和土司贵族纷纷不敢置信的质问了起来。

        不仅仅是他们,便是貌基都愣了许久,最后才回过神来,死死盯着将领质问:

        “怎么会失陷的这么快?南边不是还有三万多军队吗?”

        “都被全歼了!”将领欲哭无泪,他怎么知道明军会打的这么快?

        “下面的人说,明军用了一种新式的火器,只是眨眼间就能打出一发子弹,我们根本不是对手,南边和西边的明军最少有好几万人,阿拉干已经沦陷了。”

        “阿拉干,钦山、钦墩、小婆罗门在孟养的七万军队全部撤退,恐怕孟养很快就要被明军占据了!”

        一天一夜,仅仅是一天一夜的时间,拥有几十万人口的阿拉干国居然被彻底沦陷?

        明军的迅速,让貌基怀疑阿拉干的那些军阀土司是不是草包?

        哪怕没有任何城池阻挡,任由明军行军的话,明军也无法在一天一夜的时间里彻底占领阿拉干才对,怎么就这么快沦陷了?

        还有,一眨眼就能打出一发子弹的火器,这种东西真的存在吗?会不会是这群家伙为了推脱责任而胡诌出来的产物?

        想到这里,貌基再次死死的盯着那名传信的将领,怀疑他说的是假话。

        那名将领心里一惊,立刻回答道:

        “我王,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告诉平达力,让他和杜摩底支援给杜摩底城!”貌基现在没有太好的办法,他不可能弃守妙当。

        妙当的地理位置很好,相当于秦国的函谷关,汉唐的潼关。

        这样的地方一旦弃守,那后面就是一马平川的平原,以明军的骑兵优势,弃守妙当等于把广袤平原丢给明军,东吁全军逃回山区土司的地盘作战。

        以山区的实力,怎么可能供给三十几万大军?

        因此,貌基只能选择放弃孟乃和清迈,死守作为王都的东吁城。

        “彭彭彭——”

        军令刚刚下达,不等貌基回过神来,缅军在妙当城外的第二重防线开始发威,为数不多的火炮开始在战场上显威,明军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毕竟花费了一个多月构筑城外工事,江滩只是第一重防御工事,建立起了石墙的护城河才是第二重防线。

        貌基在这里布置了二百多门火炮,这些火炮都是万历年间他们从西班牙、葡萄牙人手中抢来的,或者是和英国人、荷兰人买来的。

        总之,这是缅军为数不多的火炮,而它们也确实帮助缅军打出了一个喘息的机会。

        第一重防线的缅军趁着明军被炮击的时候撤退,涌入了妙当城的石桥,来到了护城河后方的石墙防线。

        斯祢卑狼狈的来到了妙当城头,并在见到貌基的时候直接跪下:

        “我王,末将无能……”

        斯祢卑此刻还不知道后方被袭击的事情,心想自己丢失了妙当的江滩防线,恐怕要被论罪。

        “这不怪你,只怪大明人太狡猾。”

        对于斯祢卑两刻钟丢失江滩的愚蠢,貌基也确实很生气,但他也清楚,明军确实很强大,这一战他们本来也没有把握,现在又被明军袭击了后方,这是东吁起家以来没有面对过的战术。

        海陆夹击……

        这种南北夹击的局势让貌基十分无奈,他清楚的知道,明军的入侵不会让整个缅甸地区团结,只会让缅甸地区分裂,因此想打游击,他们也只有可能去山里打。

        说白了,尽管明朝已经退出缅甸地区近四十年的时间,但明朝好说歹说也是统治了三宣六慰二百年的存在。

        大明朝的信符与金字红牌制度依旧深入人心,缅甸地区虽然不大,却有数百个民族。

        按照貌基的推断,一旦北部阿拉干的七万军队撤退,孟养等地的土司就会群起相应明军,明军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收复孟养。

        至于南边的孟乃和清迈,不出意外的话,也不会耽搁明军的脚步。

        真正会和东吁一起抵抗大明的,只有四百多万缅族。

        貌基的判断没有出错,当他们还在妙当和洪承畴僵持的时候,北方的孟养土司就已经给马祥麟写去了投降的书信,而这封书信也通过马祥麟军中的塘骑,送到了洪承畴的手中。

        不仅如此,黄蜚的信鸽也带来了一份份好消息,这让刚刚登陆江滩的洪承畴十分得意。

        “经略,眼下洞吾已经失土数万,我们何不趁这个时候大军出击?”

        临时搭建的军帐内,秦翼明对洪承畴作揖,秦拱明和木懿也看向了洪承畴,不过洪承畴却笑着收起黄蜚让人送来的信:

        “先礼后兵,放几个溃兵告诉他隆王,如果他愿意投降,我大明可以优待他。”

        “经略,恐怕他隆王不会投降吧?他还有三十几万军队……”木懿犹豫着开口,但洪承畴却嘲笑道:

        “我知他不降,但不这样做,怎么激怒他在大金沙江与我死战呢?”

        “放心让人送去,另外派塘骑告诉吾总兵和龙总兵,孟乃和清迈的洞吾兵马一定会撤往东吁城,让他们做好接收孟乃和清迈的准备,别让南边的暹罗得了好处。”

        “如果暹罗敢于争抢土地,不必询问,尽数全歼!”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