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十七)武狩极盛_家兄朱由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记(十七)武狩极盛

第(1/3)页

“铛…铛…铛……”

        深夜,当天下各地城镇的钟声再次响起,似乎所有人都想到了钟声背后代表着什么。

        绍庆二十六年十月以来,绍庆皇帝的健康问题就常常登上报纸。

        即便在人均寿命已经达到七十五岁的大明来说,皇帝与藩王的寿命依旧是一个问题。

        据军备院在绍庆二十五年的统计中,过去一百五十年里,皇帝与诸藩王的平均寿命也不过六十四,远远低于正常平均寿命。

        在这样的背景下,七十一岁的绍庆皇帝朱伯海已经算是超常发挥了。

        绍庆二十七年三月,绍庆皇帝转入重症病房,这件事情在大明朝已经不是秘密。

        到今天,这位解决了两党官员的皇帝,终究走到了自己生命的尽头。

        绍庆二十七年五月初五,子时八刻,绍庆皇帝朱伯海崩于北京惠民总院,享年七十二岁。

        在他驾崩前,他传位于四十七岁的皇太子朱仲柄,并册封太孙朱简焕为皇太子。

        五月十二,当新一版的《大明报》发行后,报纸上将绍庆皇帝驾崩的新闻设为头版。

        在报纸上,头版详细介绍了绍庆皇帝的一生。

        三十二岁监国,四十五岁登基推行绍庆新政,五十三岁时彻底剪除两党官员,降低百姓生活成本,提高百姓收入。

        在他在位期间,他没有发动过较大的对外战争,主要以平叛和治内为主。

        但即便如此,大明诸多百姓还是觉得绍庆皇帝是一位雄主。

        从他对百姓的态度来看,他在大明十九位皇帝中名列前茅,而个人品行和内廷生活来说,他也算得上极为克己。

        他一生妃嫔不过六人,子嗣虽有八名,但他并没有将子嗣册封海外,而是让他们在国内安家,并且俸禄也是由内帑拨发,几乎不占据国家任何财政。

        他不修宫殿,只是偶尔听听戏曲,也是用自己的内帑。

        除此之外,地方遭遇灾情后,他也会以宗室的名义,从内帑之中拨银赈灾。

        在他在位的二十七年时间里,他先后从内帑拨银一千四百三十余万两,粮食二百七十六万余石。

        他不仅对内宽仁,对诸藩更是堪称历代君王最宽者。

        他开放诸多科技,让诸藩生产力得到解放,缓解了诸藩之间的内部压力,不至于让诸藩爆发内乱。

        诸多外藩要求归附,他也是极力安抚外藩,称:“天下土地皆为华夏之土地,天下藩民皆为朕之藩民,朕天下共主,何须抢夺藩民土地?”

        因此,当他去世的消息传开,天下藩王无不入京,朝鲜国王李昑、勃泥国王齐阍甚至要求为其殉葬,但被朱仲柄婉拒。

        六月二十四日,绍庆皇帝下葬,是为“成宗平皇帝”。

        三十日,朱仲柄在太庙召开诸藩朝会,并定明岁年号为“武狩”。

        八月,西军都督年羹尧卒于任上,享年七十三岁,武狩帝朱仲柄追封其为广宁伯,谥号“武襄”。

        十月,齐国科学院发明无烟火药,并与大明共同分享成果。

        同年,北州府交流所内,两国电力学士共同研制出第四代发电机。

        相比较第三代,第四代发电机的功率和转换率更大,正常运行下能保持六百千瓦时的发电量。

        如果两国将地方发电站的电机换装第四代发电机,那发电量将增长两到三倍。

        武狩元年四月,工部河务侍郎欧阳贺上奏:“黄淮沿岸各府官员将岁修抢修钱粮任意亏空,致使工料无措。”

        得知消息,武狩帝遂署都察院右都御史王冕率都察院官员前往查核,并于同年七月发现浮冒蒙混种种滋弊,总计亏空二百余万两。

        此外,南直隶、浙江、山东等地的海防衙门也有挪用公款的现象,以至于三省海防多年未曾修葺。

        九月,武狩帝谕示都察院官员,将查案过程中贪污库银的一众官员就地斩首,传首沿海诸省,以儆效尤。

        武狩二年正月,户部尚书周栋上疏汇报了去岁财政情况,国库岁入两亿七千四百余万两,存入后国库现有存银八亿四千余万两,其中有近六亿两都是绍庆年间的存余。

        得知国库如此充裕,武狩帝下旨兴建地方发电站,并定下二十年让大明乡村百姓用上电灯的政策结果。

        三月,工部起草名单,欲在二十年内建设水电、火电等三万余座发电站,同时在农村募工,为农村百姓创收。

        四月,都察院右都御史王冕带都察院官员回京,并带回了记载贪官污吏的文册,以及查抄其家产存入银行的数额。

        据统计,此次犯事官员合计两万四千余名,除去从犯及贪污不满五十两的官员,尚有一千七百四十二人,皆斩首。

        查抄家产交由地方衙门售卖后存入银行,合计一千四百三十五万六千余两。

        武狩三年四月,梁王朱仲柇著写的《朱门旧事》在北京城各大书局上架,仅第一天便售出十二万六千余册。

        书中虽然讲述的是一个家族的故事,但不少人都从中看到了天启朝的许多事情。

        其中,家主朱启与其弟朱齐更是完美贴合了天启帝与齐文王的身份。

        因此,此书在之后的一个月里陆续在大明、齐国乃至诸藩的书局上架。

        七月十七日,《朱门旧事》销量突破五百万册,成为大明除《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聊斋志异》、《三言二拍》外,第七本销量突破五百万册的通俗。

        八月初一,朱仲柇收到了自己的第一笔稿费,七千五百明两纸币。

        似乎是朱仲柇的行为和稿费刺激到了绍庆帝的其余七位儿子,在之后的日子里,他们仗着自己亲王的身份,在六部及国史馆内查阅史料和文档,先后撰写了多本。

        不过相比他们,齐国那边却早早脱离了,出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