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二十四)亚欧战争_家兄朱由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番外(二十四)亚欧战争

第(3/3)页

懋坤却早早通知城中药局,不得医治朱敷溪。

        周国护卫无奈,只能将朱敷溪送出德阳国,前往隔壁的弋阳国治伤。

        好在治疗及时,不然朱敷溪恐怕要成为一个瘸子。

        消息传回周国后,周王朱伦奎怒不可遏,随即命郡王朱伦圾点兵一万,大军向德阳国压去。

        幸好此时小西洋监察使张孟明此刻在周国附近巡视,因此及时阻拦了朱伦奎,不然大明天启年间诸藩第一次内乱就要在他眼前爆发了。

        事后,张孟明将此事上疏内阁,皇帝朱由校得知后大怒,下旨迁移司,将德阳国、周国从天启四十七年的迁移名单剔除,第二年再恢复。

        这样的处置让德阳国、周国敢怒不敢言,事情虽然告一段落,但两国积怨且不提,就连蜀藩和周藩这两个邻国也因此积怨了起来。

        似乎是为了化解两国的矛盾,也似乎是为了报莫卧儿劫掠恒河之仇,因此同年十月,皇帝朱由校就上次平叛论功行赏,提拔王辅臣为东军副都督,李定国为燕山侯。

        十月二十日,皇帝命李定国率上直四卫兵马南下恒河,节制北军、西军、印度厮当诸藩,讨伐莫卧儿。

        与此同时,在大洋彼岸,路易十四借口其妻是现任西班牙国王之姊,宣称拥有西班牙王位的继承权,以此向西班牙索要比利牛斯地区作为费利佩四世的遗产。

        由于过去两年半的时间,这一要求一直被西班牙拒绝,因此路易十四向西班牙宣战。

        经过两年半的扩军,法军数量已经达到了二十万,而西班牙仅有二十四万,其中还有四万负责在北昆仑防守。

        于是,当战争爆发之初,比利牛斯地区很快沦陷,当地一万驻军仅逃回数百人。

        此时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二世年仅七岁,国政基本被其母亲安娜处理。

        得知法国向西班牙宣战的消息,安娜立马向自己的故乡……神圣罗马帝国派去求援。

        她认为同为哈布斯堡家族的成员,利奥波德一世会派兵支援西班牙,毕竟此刻神圣罗马帝国和瑞典王国的战争已经结束了半年之久。

        然而,事实的结果无比打脸,利奥波德一世无情拒绝了安娜的求援,因此西班牙王国需要独自面对法国的进攻。

        无奈的安娜,只能将国内的军队派往北方,与法国争夺比利牛斯地区。

        双方在边境投入了合计三十万的军队,足以吸引欧洲各国的目光。

        不过,相比较他们,同一时间更为盛大的一场战争也拉开了序幕。

        与皇帝朱由校所想的不同,李定国召集北军十五营、西军十五营,以及诸藩二十营的兵力,组成了达到十四万五千余人的讨伐军队。

        从腊月十五李定国抵达恒河行省的恒河城为止,各国陆陆续续的派出军队陈兵边疆,同时北军的五万大军也集结于坎大哈。

        似乎担心李定国一举灭国,因此天启四十八年正月十二,皇帝朱由校派遣定王朱慈炅、太孙朱和垠南下督军。

        各国集结的大军给莫卧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皇帝奥朗则布向波斯、奥斯曼进行求援。

        由于三国盟约,同时害怕大明覆灭莫卧儿后将矛头对准自己,因此奥斯曼苏丹默罕默德四世与波斯沙阿苏莱曼一世响应号召。

        驻扎当地的锦衣卫获知了消息,并及时传回京城。

        皇帝朱由校此时再度生病,朝政由监国太子朱慈燃处理。

        面对三国的同盟反击,朱慈燃冷静的下令,命李定国带领上直四卫返回北京,授镇西大将军。

        随后,朱慈燃又命返回北京的李定国率领上直十二卫兵马支援河中地区,与北军共同防守。

        同时,授南军都督戚武隆为镇南大将军,节制西军,南军,以此进攻莫卧儿。

        不过,从两个“镇”字不难看出,朱慈燃此时还并不想覆灭三国,因为此刻大明国内的经济还没有彻底恢复。

        他更倾向的是打击三国主力,让三国保持虚弱,以此方便未来大明国内安稳后向外开拓。

        李定国和戚武隆自然知道他的深意,因此两人在分别抵达河中和恒河后,他们并没有急于进攻,而是忙于储备战争所需物资。

        南方的军队还算好,军中物资有六成由诸藩提供,但北方的军队情况就不算好了。

        鉴于蒙古国国力不强,并且是抵抗奥斯曼帝国的第一线,因此李定国无法向蒙古索要物资,而是只能向京城上疏。

        由于国库空虚,无奈的朱慈燃只能下发国债三千万两来应对战事。

        两方的准备从天启四十八年的正月开始,一直到五月,明军已经在两线陈兵十四万,加上诸藩的十二万,合计是二十六万。

        同时,潜伏在三国的锦衣卫也传回消息。

        为了应对战争,奥斯曼帝国苏丹默罕默德四世集结五万骑兵,十万火枪兵,以及五万轻步兵的二十万军队向高加索地区进行防守。

        波斯沙阿苏莱曼一世也集结六万火枪兵,四万骑兵,陈兵十万在边疆地区。

        至于最后的莫卧儿帝国更是发动了举国之力,奥朗则布在开伯尔山口陈兵十万,拉合尔地区陈兵十五万。

        至六月十五,两方阵营集结在各国边疆的军队总数合计已经超过了八十万。

        这样的战争烈度,瞬间让欧洲的遗产战争黯然失色。

        不仅亚洲各国注意到了这里,就连北欧的瑞典和海上的英国也注意到了这场战争。

        所有人都在等待战事爆发,不过事实证明,意外总比明天来的更快……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