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六)五大案_家兄朱由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番外篇(六)五大案

第(3/3)页

由于从第五大案中收获了白银近三千万两现银,因此天启三十一年的预算显得十分充足。

        “今岁户部在银行的存银有一亿四千三百余万两。”

        沈廷扬和朱慈燃徒步走回东宫,路上边走说:

        “五军都督府那边,今岁的基础支出约一千四百万两,其中海军需要额外支出二百万两来购置巡洋舰。”

        “六部的基础俸禄支出是四千七百余万两,官学司支出是二千六百余万两,太医院支出约三百万两,工部铁路支出一千五百万两。”

        “因此,今岁朝廷支出大约是一亿余七百万两,正旦过后结余三千六百余万两。”

        至天启三十年,大明欠百姓的国债已经赎回还清,因此朱慈燃才会说今年户部情况宽裕许多。

        不过,朱慈燃也知道,这笔银子不能留着,而是应该学习齐国来刺激经济。

        “三千六百万两银子尽数花完,让工部加修铁路,尽早实现州府尽通铁路。”

        “对于百姓的工价,酌情增长,北方各省铁路的动工日最好选在春耕之后,秋收之前。”

        朱慈燃交代着自己的想法,沈廷扬尽数记下。

        在朱慈燃说完后,沈廷扬也作揖道:

        “欧洲千户所传来消息,林丹汗灭亡克里米亚的西虏,鲁迷国(奥斯曼)三万军队被歼灭,蒙古死伤万余人。”

        “此外,暗厄利亚(英国)王军在今年二月初五进攻多佛尔城,议会军将领克伦威尔向北突围,同时进袭兵力空虚的伦敦。”

        “查理一世知道伦敦被袭击后,命令五千王军骑兵跟踪追击克伦威尔,克伦威尔带领不足三千的议会军向北部威尔士逃窜。”

        “在暗厄利亚百姓的接应中,克伦威尔逃到了威尔士地区,但南边的议会军主力被全歼。”

        “从局势来看,暗厄利亚的内战虽然还没有结束,但王军已经取得优势,朝廷应该停止对暗厄利亚的支援,让威尔士地区的克伦威尔和南边的查理一世对峙。”

        沈廷扬说了英国内部的事情,在大明和齐国的东西支援下,查理一世这个本该被议会送上断头台的第一位英国国王,却以一种和历史相悖的结局结束了议会军,还将护国公克伦威尔逼到了北方的威尔士。

        一个分裂的英国,显然对大明更有利,因此对查理一世的支援,理应到此结束。

        对此,朱慈燃也微微颌首表示认可,而沈廷扬也紧接着上奏道:

        “欧洲战场上的局势比暗厄利亚要困难些,各国已经露出颓势,弗朗擦(法国)等国国内的物价飞涨,百姓反战情绪高涨。”

        “这种情况下,估计弗朗擦等国很快就会和弗朗机国一起坐上谈判桌。”

        “如果能具体落实下来,那弗朗机将取得惨胜。”

        “不过,洪阁老和孙阁臣都认为,以眼下的局势来看,如果欧洲各国停战,那他们将有极大的可能会将矛头对准我们。”

        “如果他们摈弃了宗教之见,组成联盟来对抗国朝,那国朝将会面对一个比南虏还要棘手的对手。”

        沈廷扬小心翼翼的诉说着,但朱慈燃却笃定的摇了摇头:

        “齐王叔说过,欧洲的宗教之见很难结束,除非这次弗朗擦等国能够获胜。”

        “另外,有暗厄利亚在欧洲海外,欧洲的联盟就很难实现。”

        “只要国朝不给他们压力,他们的联盟也不过是当年的六国罢了,貌合神离罢了。”

        说着,朱慈燃将手中的奏疏递给了沈廷扬,夸奖道:

        “孙可望倒是做的不错,户部被他治理的井井有条。”

        “不过国朝需要花钱的地方还很多,而且现在矿课司每年出产的金银矿越来越多,一不小心就会引起通货膨胀,需要注意。”

        “另外人口和耕地问题也需要注意,现在国朝每年开垦四千余万亩,农业司中有没有贪赃枉法的官员?这需要农业司和都察院查清楚。”

        “我听淄博郡王说,地方上的百姓虽然暂时没了杂税的困扰,但在分地上却总是遭到欺负。”

        “那些分地的官员,把好的土地分给和自己亲近的人,把不好的土地分给百姓。”

        “这看似都分了地,但一亩地产出粮食的差距能达到二斗到一石。”

        “部分官员把农民的旱地划做水田,把自己亲戚的水田写成旱田。”

        “这么一来,旱田交水田的税,水田交旱田的税。”

        “长此以往,岂不是重蹈万历年间官绅勾结的覆辙?”

        “齐王叔花了几十年才杜绝了这种情况,孤也不允许在天启朝重新出现这种情况。”

        “内阁给农业司和都察院下旨,给我弄清楚国朝到底还有多少这种人,十税一的政策到底有没有落实下去!”

        “下官领命……”听到朱慈燃这么说,沈廷扬就知道,最近在山西游学的朱慈烺又发现了许多现象。

        朱慈燃见沈廷扬应下,自己向东宫走去,而沈廷扬则是停在了文华殿前。

        瞧着朱慈燃的背影,沈廷扬又想到了朱慈烺,不免唏嘘:

        “这淄博郡王,都快成为都御使了……”

        (本章完)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