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武器研发与制造_大明之南洋再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六章 武器研发与制造

第(2/3)页

  朱宏煜离开了军政府的衙署,带着护卫,径直往兵器工坊而去。

  他之所以有此行,那是因为兵器工坊那边上报,朱宏煜提出的专用的野战火炮铸出来了。

  朱宏煜要亲去视察,验证一下该炮的性能。

  最多两三月功夫,光复军和西班牙人就又要爆发一场大规模决战。

  光复军败不起,朱宏煜也败不起!

  为了保证能够绝对取胜,朱宏煜要尽自己的能力,为光复军这边加码。

  除去不断的募兵,扩大光复军的军队规模之外,就是在武器上想办法了!

  为了节省时间和精力,朱宏煜直接从自己的记忆中,找出几样或许能改变战局的武器!

  此次兵器工坊上报,取得了成果突破,朱宏煜拿出的火炮设计方案,他们做出了产品。

  朱宏煜当然要去亲自查看!

  该野战火炮设计方案,其实是朱宏煜照抄的拿破仑炮的设计方案,然后画出来的图纸。

  既然历史已经证明了拿破仑炮的性能优异,确实很好用,于是朱宏煜便直接抄了。

  没专门费心思去设计一门前装滑膛炮!

  当然,这里的拿破仑炮,指的不是打十二磅炮弹的大拿破仑炮,而是打六磅炮弹的小拿破仑炮。

  说白了,也就是一种专门的野战轻炮。

  正适合光复军使用!

  该炮配备了炮车,机动灵活,炮车上还有专门的设计,可以上下调节射界。

  其射速很快,火力凶猛,可以打实心弹,霰弹,开花弹等多种炮弹。

  唯一的缺陷就是造价贵!

  炮身是铜制的,而铜又是贵金属,造价当然低不了。

  只是,朱宏煜现在可是在吕宋啊,吕宋这地方,缺什么也缺不了铜。

  光复军刚和西班牙人和谈,朱宏煜便向兵器工坊下了命令,让他们研制拿破仑炮。

  现在终于有结果了,朱宏煜很是欣慰!

  和这个时代的其他火炮相比,拿破仑炮的性能是绝对碾压的。

  最起码在铸铁炮和线膛炮出现之前,很少有火炮的性能能够超越拿破仑炮。

  ……

  朱宏煜抵达了距离林加延不远的兵器工坊,老刘头亲自带人在外边迎接。

  虽然老刘头被任命为了工业科科长,但他依旧留在兵器工坊里做事。

  因为,目前军政府治下,唯一能和工业扯上点关系的,也就只有这座兵器工坊了。

  朱宏煜上来拍了拍老刘头的肩,开口说道。

  “辛苦了!”

  老刘头一脸感动的说道。

  “属下不辛苦!”

  “为了军政府,为了大都督,这都是应该的!”

  朱宏煜点头说道。

  “带我去看看炮铸的怎么样了?”

  老刘头点头应诺,在前面带路,朱宏煜带人跟了上去。

  不多时,一行人便行到了铸炮的厂房。

  厂房中,工匠们正在热火朝天的忙碌着。

  厂房的中央,摆放着一门短身管的野战火炮,炮身由青铜铸成,附带的炮车,可上下左右调节射界。

  老刘头在一旁介绍道。

  “大都督,这炮炮身重达七百斤,连带炮车的话,重量将会达到千斤!”

  “在山区不好转运,但用在地形平坦的平原地带,却是正好!”

  连带炮车一千斤,听起来很夸张。

  但换算成公斤单位其实也就五百公斤,半吨而已。

  转运起来虽然有所不变,但也并非无法克服。

  道路不好走的地方,多点儿人手抬着也能走!

  朱宏煜满意的点头,老刘头接着开口介绍道。

  “该炮如果打实心炮弹,有效射程能达到五百米,就连霰弹,有效射程也能达到三百米。”

  “如果由熟练炮手操作,射速甚至可以达到每分钟一发!”

  这样的性能,虽然较之真正的拿破仑六磅野战炮还有差距。

  但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最好的野战火炮,没有之一了!

  朱宏煜满意的点头,然后开口询问道。

  “砂膜铸炮法研究的如何了?”

  光复军现在正在使用的铸炮法是铁膜铸炮法,虽然生产速度快。

  使得光复军的火炮力量,从无到有所需的时间大大缩短。

  但铸出来的火炮寿命短,重量重,也是不争的事实。

  更重要的是,铁膜铸炮法无法铸造重炮,只能铸造一些短身管的野战炮,或者是轻型加农炮。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光复军的兵器工坊,一边准备传统铸炮法所需的泥膜,一边试验新的铸炮法。

  新的铸炮法也是朱宏煜拿出来的!

  本来朱宏煜想要兵器工坊研究研究罗德曼铸炮法,也就是内膜水冷铸炮法,这种后世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才被发明出来的先进铸炮法的。

  但是,朱宏煜发现,没有测温计,罗德曼铸炮法压根不实用!

  他只能退而求其次,让人研究起了砂膜铸炮法。

  砂膜铸炮法和泥膜铸炮法,失蜡法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砂膜阴干快。

  泥膜阴干最起码需要大半年,但砂膜却只需要月余。

  铸炮速度大大加快!

  并且从质量上来说,砂膜铸炮所铸出来的大炮,质量也不会比泥膜差了去。

  甚至由于砂膜的透气性,质量还要更好!

  要知道,这种铸炮法,可是被英国用到了十八世纪后半叶,才逐渐淘汰的。

  老刘头开口说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