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西北锤王孙少安_影视都市从四合院开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西北锤王孙少安

第(2/3)页

的状态,也希望通过这次的世界,让自己重新开始,体验一下踏实肯干的农村生活,也试着可以从贫困到富有的拼搏一次。

  当然赵舒城还是选择扎根在双水村,不会去什么外地打工,也不会去弄什么大发展大战略,只是立足现在的条件,看看自己能走到那一步。

  在铁匠铺休息了一晚上之后,早晨的时候,赵舒城早早的起来,帮着把铁匠铺收拾了一番,等老师傅他们来了之后,赵舒城才告辞离开。

  简单的吃了点早饭,来到兽医站之后,带着自己的老黄牛,踏上了返回双水村的路上。

  赵舒城一路上也在思索未来的道路怎么走,至于说现在就开始做生意,开砖厂,这样的行为赵舒城知道是不可能的。一方面是因为现在的环境因素不允许,再一个双水村也没有这样的条件。

  其实想要带领全村一起致富,赵舒城也有一定的打算。当然你不是说跟着进行分产到户,让村民自己种地就能摆脱贫穷的。因为双水村的发展条件并不好,虽然叫双水村,但是真的遇到什么大旱的情况,颗粒无收的情况也是有的。

  农民在几千年以来都是靠天吃饭,但是这样的耕种模式,无疑让农民的生产有很大的风险。而且也只是解决温饱问题,而不能解决贫困问题。

  当然现在双水村还是处在集体生产的过程中,但总是不够吃。按照常理来说,应该是人多力量大,人多干大事。集体生产的时候人多,所以生产力更强,应该庄稼丰收才对。

  只能说一开始的政策是好的,但是具体施行的时候,走向了偏差。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农业的配套保障,比如农田的水利建设等等。只要农田有了水源,能做到旱涝保收,粮食生产才能丰收。尤其是在科技水平不发达的时候,机械的运用较少,尤其是双水村这样的半山区,更不可能进行机械化的农田水利建设,所以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可也因为集体生产,没有按照多劳多得的原则进行分配,所以生产积极性不高。既然干多干少都一样,为什么自己要卖力工作,还不如等到最后,大家一起平分的好。本来一天可以干完的工作,非得拖上玩五天才干完,这样一来看着是所有人都在干活,可实际上工作效率不高,自然效益也就不好。

  赵舒城要做的就是用管理企业的方式来进行管理,用现代化农场的方式进行管理,也许可以给双水村不一样的未来。

  作为一个后来者,在明知道未来三四十年后,还要走向合作共赢,为什么从一开始就不集中力量干大事呢?

  赵舒城沿着记忆中的道路往回走,这一路上也不着急,就由着牛的性子走,一直到中午的时候,才走到了双水村附近。

  他一眼就看到了一辆手扶拖拉机停在路边,还有几个民兵在跟人吵吵着。

  赵舒城这才想起来,原剧情确实是有这一幕,就是村里的田二给人指挥倒车,结果对方把车开到沟里去,说他是破坏劳动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