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谁是黄雀(一)_文明破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51章 谁是黄雀(一)

第(1/3)页

      卡尔·豪斯霍费尔教授,德国公认的地缘政治大师。当他向希特勒提出调整地缘政治理念的建议,希特勒,戈林等纳粹党骨干都静静地看向卡尔教授,等待这位大师发表观点。

      “元首。您认为第三帝国会是未来世界秩序的主导者,还是未来秩序的合作者。更直白的说,您认为欧洲大陆在未来是世界的中心,还是世界的边疆。”卡尔教授说的很爽快,毫不拖泥带水。

      “我当然认为欧洲是世界的中心。”希特勒回答的非常干脆,心中也生出大大的不快。

      卡尔教授看出了希特勒的不快,也从戈林与戈培尔神色中看出了他们的讶异。卡尔教授直接抛出了数据,“元首,美国的工农业生产总值与整个欧洲差不多。中国的工农业生产总值甚至比美国还高一些。如果认为环北大西洋地区是世界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这是非常正确的判断。但是欧洲大陆本身不管是人口还是经济,在世界范围内都没有优势。这些现实数据都无法证明欧洲大陆在未来是世界中心的判断。”

      戈培尔的目光更加明亮起来,他本能的对卡尔教授提出的结论有意见。按捺住心中想与卡尔教授争论的冲动,戈培尔看向希特勒。就见希特勒神色中的不快消失了,整个人都在认真思索着什么。

      此时戈林开口问道:“院长先生,欧洲这么强大,必然是未来世界的中心。”

      卡尔教授此时是德国科学院院长,他当即反驳道:“欧洲主导世界只是过去200年间的事情。而在过去2000年中,欧洲的工农业生产从来没有超过中国,甚至没有超过印度。如果世界是不变的,中国与印度为核心的亚洲应该依旧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地区。北美地区则依旧是蛮荒穷困的地区。”

      戈林一时无语。他负责德国经济,虽然具体工作交给专家们去做,戈林依旧在经济方面获得了远超普通人的见识。别说2000年间的变化,就是欧洲崛起的200年中,德国也是一个后起之秀。如果世界没有变化,德国就该继续是一个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英国的国家。

      与戈林不同,希特勒的思路已经完全跳出了德国或者欧洲,他认真的思考着卡尔教授对于欧洲未来的判断。只要想到欧洲不再是世界中心,希特勒的心情就变得很乱。在希特勒看来,欧洲就是世界中心,这个世界中心存在大陆霸权与海洋霸权。德国现在已经夺取了大陆霸权,英国掌握海洋霸权。希特勒能够接受这样的权力划分。

      可欧洲一旦不再是世界中心,欧洲的大陆霸权与海洋霸权所代表的战略利益就大大缩水。就如卡尔教授所言,欧洲必须服从于未来非欧洲国家制定的世界新秩序。

      思忖良久,希特勒问道:“教授,您认为美国与中国提出的世界秩序,谁能够赢?”

      卡尔教授早就组织德国科学院分析过这个问题,他虽然有些无奈,却据实已告,“我认为中国的赢面更大。”

      希特勒问的更加直率,“您认为白人世界会输掉战争?”

      “元首,这就是我认为苏联的态度至关重要的原因。”卡尔教授说出了他的看法,同时放缓了语速,“现在的德国不可能彻底击败苏联,一旦苏联遭遇重大损失,面对丢失整个西部地区的危险之时,苏联很有可能寻求中国的帮助。这意味着苏联加入中国的阵营。这就意味着从经济总量来说,中国阵营超过了欧美阵营。中国阵营的人口数量相较于欧洲处于绝对优势,欧美准备打到什么程度?打到死光最后一个男人?以1:1的交换比,中国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