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政冷经热(八)_文明破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45章 政冷经热(八)

第(1/3)页

      站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口,卡尔教授目送那些肤色很深的青年男女走进学校大门。门卫看着卡尔教授的目光,脸上已经有了警惕的神色,他问道:“你是哪儿来的?”

      卡尔教授的汉语还不足以分辨清楚河南话,好在德国公使馆司机在中国待了几年,当即用河南话笑道:“老师儿,俺们都是德国人,这位是来中国交流的教授。”

      听到是来交流的教授,门卫大爷神色才放松了一些。但是大爷没有因为交流教授的名头就有放行,他答道:“有介绍信没有?要是没有,恁不能进去。”

      卡尔教授也没有非得进去,有的是正常渠道了解中国到底招收了多少留学生。希特勒为了酬劳卡尔教授对纳粹党的支持,任命卡尔教授出任德国科学院院长一职。卡尔教授通过德国教育部与中国教育部进行交流,或者请德国大学与中国大学进行交流,很轻松就能拿到中国的留学生数据。

      准备离开前,卡尔教授听到身后传来一阵俄语。转过身,就见几名俄国青年正向着校园门口走来。经过卡尔教授身边,几名俄国青年好奇的看了看卡尔教授。

      “走吧。”卡尔教授对司机命道。回去的路上,亲眼看到中国正在为建立世界新秩序开始努力的卡尔教授心中有些感慨。

      英国与法国的大学招收殖民地土著豪强的子女就读,为的是更有效利用这些殖民地土著豪强来降低统治管理殖民地的成本。中国大学招收外国学生,尤其是殖民地的学生,无疑是相同的目的。在当下,不仅德国在努力构建本国的未来,全世界各国的精英们为了实现本国的利益,同样在殚精竭智,全力以赴。卡尔教授明白,德国必须更加努力才能在这样沸腾的世界中赢得德国的未来。

      等了一天,希特勒的回电才发过来,“请教授尽快将交谈内容送回国内。”

      原本卡尔教授准备马上回德国,此时却改了想法。世界的变化太大了,非得亲眼看看世界的变化。便给希特勒回电,“请安排对日本与朝鲜的出访。”

      德国毕竟是欧洲大国强国,文化交流方面并不弱,很快就完成了卡尔教授的要求。负责办理此事的里宾特洛甫向十分忙碌的希特勒禀报结果的不禁感叹:“元首,日本以及朝鲜的不少人非常欢迎卡尔教授。”

      希特勒并不意外,随口说道:“卡尔教授是德国的骄傲,当然会有这样的影响力。”

      这话并非希特勒夸自己有识人之明,卡尔教授于1908-1910年在日本陆军大学校任炮兵教授,和许多日本人交上了朋友。后来先后到过印度.缅甸,西伯利亚,朝鲜和中国北部,自学了法文、俄文、中文、朝鲜文和日本文。1920年接到中国东北政府邀请,之后前往东北政府办了地缘政治学培训班。随着中国复兴,地缘政治学随何锐这个地缘政治学学者的出名而全面进入各国上层的视野。作为西方地缘政治学的代表人物,卡尔教授与东亚的学者们一直维持着学术交流。

      听到希特勒的称赞,里宾特洛甫更确定了卡尔教授并非简单的因为与鲁道夫·赫斯的关系才受到了希特勒的器重。对于卡尔教授本人并不热衷参加纳粹党的政治活动有些不解。

      此时秘书赫斯进来报告,“元首,沙赫特先生来了。”里宾特洛甫虽然有些好奇,却也只能告辞。

      德国银行总裁沙赫特负责制定经济复兴计划,沙赫特与里宾特洛甫擦身而过的时候脑子里都是这个计划,甚至没有注意到从身边经过的人是谁,就这么径直走进了希特勒的总理办公室。

      沙赫特从1924年开始解决德国恶性通胀后,就开始与德国经济学家们制定德国复兴计划。每一次计划出来后,就被意外情况打断了执行。等意外消失,德国经济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为了应对当时的局面,只能根据变化后的局势进行修改。

      现在,德国经济已经跌入谷底,这个计划也从复杂变得简单,从尽可能的顾忌各方利益,变成了伟大目的不择手段。

      见到希特勒,沙赫特就听希特勒赞道:“沙赫特先生,您的计划令人钦佩。这正是德国现在需要的经济方案。”

      即便是自己制定的方案,沙赫特还是想再提醒希特勒一次,这个计划十分激进,到现在为止,只有何锐政府的采取过与之类似的方案。没等沙赫特博士开口,希特勒已经继续说道:“沙赫特先生,我认为这个计划如果想执行,就必须有钢铁一样的坚定意志,克服执行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我所看过的历史书,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