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3 章_我为跳台滑雪退出娱乐圈[竞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 73 章

第(2/3)页

,赛前赛后的,一般都会找凌放一起吃个饭、聊聊天。

  去年年底,孙总教练带着男队女队一起去挪威奥斯陆的分站赛,有位助理教练的欧盟申根签证出了点岔子,还靠着韩墨京家里在奥斯陆的人脉,解决得很快呢。

  孙宇恒都和韩墨京见过好几次,算熟悉,对那个温和沉稳的年轻人,也挺有好感的。

  凌放于是发微信,让韩墨京不要跟着普通观众散场,先绕到观众看台后的一个内部通道,自己出发去接他。

  结果,他刚把人带回来,就见到了休息区门口蹲点儿,等着第一时间采访刚出炉的奥运冠军的央视记者。

  记者是想进休息区找他来着,恰好错过,所以就在门口等他。

  国内#凌放冠军#  #中国跳雪第一枚金牌#  #平昌冬奥第四枚金牌#  #跳台滑雪滑的不是雪#等多个相关词条,都已经上了实时热搜。

  最高到了热搜第二,眼看着冲顶。

  多少人等着看冠军的赛后感言呢!

  被记者叫住的时候,凌放正和韩墨京说着话,伸一只手拉韩墨京胳膊带路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也是高兴过头了,居然连手套都没来得及摘。

  于是他左手拉着友人,嘴叼着右手的手套往下褪。

  冷不丁走进镜头的时候,凌放就是这样一个形象。

  凌放叼着手套,眼神有些锐利地扫过镜头,发现是CCTV的台标,才缓和了神色,对着摄像头和记者点点头。

  他刚刚成年,面相也基本和前世青年时期一样了。凌放长相其实还是偏秀气些,甚至可以说作为男孩子,有些精致过头。但是胜在气质清冷锋利,有种独特的强势气场。

  乍一出场,镜头对焦还在他手上,在半褪的黑色类皮质的手套对比下,露出的指尖莹润得、如含光的羊脂白玉。

  说真的,这副模样,让人很难想象是个极限运动类的青年运动员——刚拿下奥运冠军的那种,他简直……更像是个冷淡矜贵、芝兰玉树的艺术青年。

  尤其他和边上三件套加羊绒大衣,穿着看上去低调优雅的韩墨京站在一起。央视记者都看得愣了一下。

  韩墨京礼貌地示意自己退出镜头画面。记者也回神,开始采访。

  记者激情四射:“凌放,恭喜你啊!咱们国家首位跳台滑雪项目的奥运冠军!”

  “……谢谢。”凌放简短地点头,神情很冷静。

  “啊哈哈哈哈,”记者拿着话筒笑,“你真的好淡定,话真的少哈哈。”

  “唔。”也不是淡定,他就是对陌生人比较慢热而已。

  记者顿了顿,果断地开始问常规问题:

  “怎么样,这次比赛的时候感觉如何?”常见的开场问题。

  凌放歪头回忆了一下,“挺好。”

  记者沉默了片刻,好家伙,这位小帅哥不太好聊的样子啊!

  下个常规问题……记者挠挠头。

  “那现在,咱们夺冠了,你回家之后的第一件事会是做什么呢?设想一下你走进家门……”应该会有和家人分享喜悦的感人场面吧?记者心说。

  作为央视记者,采访也是做了功课的,他自然知道凌放家中有姥姥姥爷在,二老和这个令人骄傲的优秀外孙感情也非常好。

  凌放眨眨眼,非常认真地想了一下,在脑内做了个回到乌市、走进家门的真实情景模拟。

  “……躲狗?”

  ***

  “救命啊进家门头一件事是躲狗哈哈哈哈”“SOS新的小冠军萌到我吸氧嗷!”“跳雪的都很省话吧因为比赛张嘴会灌风吗[手动狗头]”

  这段六分钟的最新访谈,在央视流媒体和微博第一时间发布后,网友嘻嘻哈哈把#凌放躲狗#话题也顶上了热搜。

  恰好这个比赛日就跳雪拿了一块金牌,又是新鲜项目,过程也有戏剧性,凌放几乎霸榜了。

  凌放之前作为项目独苗,也接受过一些体育媒体采访,他又不太爱说话,许多跳雪迷都是反复看过他有限的那点访谈的。

  所以有些梗,熟悉他的国内跳雪观众群体已经有所了解。

  在话题里,就有人科普关于凌放家里有条酷爱扑他的萨摩耶的故事,引发一片“可爱”尖叫和剧烈爆笑。

  大众也知道他是沈擒舟影后的儿子,所以还颇有一些感慨生子当如此的羡慕声音。

  甚至还有些偷偷磕上了的可疑群体,因为访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