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 章_我为跳台滑雪退出娱乐圈[竞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 41 章

第(2/3)页

果然知道他。”

  凌放点头,“嗯,我们认识。他是个很优秀的运动员。”

  凌放去年在日本站之后、德国站之前,发挥不太好的那两站洲际杯,冠军刚好都是这名现年19岁的芬兰运动员。

  说来也巧,过去半年里,克里斯多夫的状态也有所起伏,在洲际杯中已经连续几站成绩不佳,只是那几站凌放又刚好没参加。

  凌放在下塔吉尔拿到银牌、奥斯陆拿到金牌的这两站里,也没遇见克里斯多夫。

  今冬他们即将在拉赫蒂碰面,其后的赛程才会重合。

  一行人感谢了这位芬兰热心人,胡子大叔开心地摆手,“祝愿你们比赛顺利!”

  他们继续驱车赶到拉赫蒂,三人轮换几乎没有停过,才终于在比赛前夜,到达跳台滑雪场所在的市镇落脚。

  遗憾的是,在好不容易才抵达的洲际杯芬兰拉赫蒂站,旅程积累的疲惫感小小地爆发了。

  凌放出现了状态起伏。

  两次跳跃,一次是起跳力度和时机没有到最佳,落地过了K线,姿势分没太扣,不过暂列第三。

  另一次他集中注意力,看准了时机全力起跳,但初始飞行阶段,空中背部肌肉又没完全调动起来,飞行姿势略松弛。

  在高速状态下,这样除了需要空中调整,略影响姿势分以外,主要是会耽误宝贵的利用空气张力的黄金时间,导致飞行距离不足。

  凌放第二跳落地,才刚刚到K线。

  他微微低着头,往前按着惯性滑行,心里也有点遗憾。这一站竞争不算激烈,但他却只拿下了第六名。

  本站的冠军,又是途中好心路人自豪地提起的那位——芬兰的克里斯多夫.科瓦莱宁。

  看来,和他想的一样,冬青奥之前,克里斯多夫也打算通过洲际杯保持住竞技状态。

  毕竟克里斯多夫的大本营就在芬兰,行程好安排。

  跳完回到休息区,凌放停在休息区的实时大屏前,看克里斯多夫的第二跳。

  起跳其实慢了一下——但是空中保持得极佳!凌放盯着屏幕,表情专注,心里忍不住赞叹了一句。

  克里斯多夫的动态平衡非常好。他有个独门秘技,就是蒙住眼睛依然能上平衡木,如履平地。小时候的他,甚至可以做简单的转体和单手翻、下平衡木,这是有些体操运动员都做不到的,可谓天赋异禀!

  据说,芬兰的男子体操项目,以及自由式滑雪项目的教练,都曾经因为他的蹦床天赋而看中这棵好苗子,纷纷抢人。

  克里斯多夫虽然最喜欢跳雪,却也犹豫过。后来和家人商量后,选择专注跳雪的原因也挺有意思——他当时就已经比同龄人高大半头了,父母的身高也都非常优越,父亲更曾是一名职业篮球运动员!

  体操、跳水、雪上空中技巧这类项目,转体等技术动作得分很重要,动作完成度和完成效率,还是和身高有关系的。

  遍观世界一线运动员就能看出,这类项目更适合身高中等的运动员。家人都怕克里斯多夫发育后,身高会长的太猛,耽误事业。

  结合个人兴趣,克里斯多夫最终选择了身高影响没那么大的跳台滑雪。

  克里斯多夫的性格,多少带着点北欧人常见的“高冷”,或者用更贴切的词叫做:社恐。

  不过,多见几回就好了,和凌放这种话少的人在一起,反而俩人都舒服。

  在那次凌放突然滑落到30名开外的洲际杯后,拿到冠军的克里斯多夫,努力克服了社恐,私下通过FIS的工作人员联络到这个跳雪行业里蛮罕见的中国选手,想问问他的情况。

  那是他俩这一世的头回聊天。

  克里斯多夫很不了解中国跳雪的情况,只是有些担心:会不会是运动员受了暗伤,还被教练强迫体罚和比赛,就像某东亚国家那阵子恰好爆出的速滑队恐怖新闻那样子。

  凌放被小心翼翼提问“请问你是否需要媒体帮助”,听完愣了愣,问清楚缘由后,啼笑皆非。

  然后就跟芬兰小伙子耐心地澄清解释:我们真的不一样……你看的那个新闻里哭泣控诉的亚洲运动员,不是中国的运动员,是我们邻国的人……

  初次私下见面就如此乌龙,克里斯多夫为自己的冒失感到非常不好意思,眼看着脚趾都在抠地板了,迅速告辞。告别时,凌放还是感谢了他的关心。

  叶飞流听说后,笑得拍桌。后面一次训练赛再遇见时,方唐还让凌放专程给这位芬兰的运动员送去了一只从国内带来的中国结小礼物。

  这次拉赫蒂的洲际杯比赛,克里斯多夫再次赢了凌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