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所有人都在行动_永不解封的档案笔趣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五章 所有人都在行动

第(1/3)页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六日下午:江阴要塞在林凡率领的特种连帮助下。

  打出了自抗战以来最痛快的一仗。

  这一天整个江阴要塞打下敌机一百一十三架,击沉敌大小舰艇七艘。

  捕获鬼子飞行员、海军士兵共计二百三十七人。

  这样的战报放在南京总统府的常凯申的办公桌上。

  他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上午的时候他下达了继续坚持防守的命令,他希望能够在九国公约开会的时候,能够让世界看到自己的努力和实力。

  让友邦出手帮助自己抗战。

  但是前线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岂止是不容乐观,简直是悲观。

  摆在他桌子上的,不止有江阴要塞的捷报。

  也有第六十七军发现的求援报告。

  六十七军原属东北军,张汉臣手下的精锐之师。

  他们原本是在华北打内战的,吴克仁将军不愿意打军阀之间的内战。

  他想想的是打鬼子,回家乡!

  淞泸战役爆发后,六十七军上下官后,一致请求到前线去,打鬼子。

  十一月五号,日本新组建的第十军从杭州湾登陆。

  同日吴克仁的第六十七军也刚刚奉命抵达青浦。

  南京总统府在初期慌乱后。

  立刻下令离松江最近的四十三军前去阻击日军。

  同时还命令吴克仁的第六十七军立刻抢占松江,要在松江建立防线,争取把鬼子这支队伍击退,击溃。

  吴克仁将军率领的第六十七军,刚刚从华北战场调过,来不及休整。

  接到命令后,立刻派出先头部队,向松江进发。

  同时受命防守松江的还有郭汝栋的四十三军和王公屿的松江地方保卫部队。

  只不过郭汝栋的四十三军这个时候在松江的队伍只有五百来人,并且武器残破,战斗力已经极低了。

  这支队伍就是川军的一个军,他们抵达淞泸战场上的时候,全军有一万五千余人。

  他们这支队伍在淞泸战场上激战十天,现在就只剩下这五百多人了。

  十不存一!

  川军少将旅长马福祥看到松江地方保安专员王公屿脸上失望的神情。

  笑着说道:“赵子龙来也!”

  王公屿看着到达这一千多川军,武器还是老式的汉阳造。

  官兵们的衣服也全都破烂不堪,比起自己的地方保安队还不如。

  脚下穿着的还是草鞋,可以说:整个淞泸战场上,装备最差的,就是川军了。

  马福祥安慰道:“赵子龙曾经不也是单骑救主了吗?”

  其实他自己心里明白:自己身后这群衣衫褴褛的草鞋兵,是转战千里出川抗战的川军第四十三军最后的种子。

  半个月前,仅下辖一个师的第四十三军徒步走到长沙,然后才转运到淞泸战场。

  奉命换防大场主阵地,七个昼夜鏖战,上万将士,仅乘五百余人。

  原本他们是奉命撤往杭州休整的,因为鬼子突然在杭州湾登陆,领命急驰松江阻击杭州湾登陆日军。

  四十三军军长受伤,川军没有担架,用滑竿抬到松江。

  王公屿的这支保安部队原本听到鬼子来了,队伍中间立刻就有人想要逃跑。

  还是他强力弹压,亲自站在城头上,这才把这支保安队伍留在松江城头上。

  望眼欲穿地盼来的却是这样一支队伍,心中难免失望。

  马福祥倒没有耽误,稍稍查看了一下地势,立刻指着城南方向说道:

  “这个位置是鬼子过来的方向,他们一定会最先打南门。

  我带着队伍在南门外阻击,王兄弟你的保安队守城!”

  商议已定,马福祥立刻率领五百多川军出城。

  在城外挖掘战壕,准备阻击。

  马福祥清点还能够战斗的一百多名川军,在松江南城门外坚守阵地。

  王公屿的松江地方保卫部队战斗力就更加低下了。

  在六十七军抵达之前,四十三军和松江保安队已经跟鬼子打过一场了。

  鬼子先头部队这是上岸后第一次遇到阻击,猝不及防之下,伤亡惨重,不得不退出战斗。

  等待着后面大部队的抵达。

  四十三军和松江保安团终于守着松江,拖到了六十七军抵达。

  六十七军是东北军,全军无论是装备还是训练,比起川军来说高了不知道多少层楼。

  整个松江防守任务实际上全部都吴克仁的第六十七军头上。

  吴克仁率领全军急速抵达松江后,听了四十三军介绍情况。

  立刻命令:一零八师于城西建立防线阻止敌人继续前进。

  一零七师于城东建立防线阻止敌人前进。

  日军第师团师团长谷寿夫,今天的心情很好。

  昨天它们在金山卫登陆的时候,没有遇到一点点的抵抗。

  按照这样的情况乐观估计:只要队伍占领了松江、青浦。

  整个国军的右翼部队就全部被装进字口袋,第六师团这个功劳就太大了。

  这可是把国军二十多万兵力全部包围住了,只要把这些队伍打下来。

  整个淞泸战役也就结束了。

  国军就算是不投降,也只能够像以前那样跟帝国签定符合帝国利益的条约了吧。

  作为帝国的高级军官,谷寿夫知道:帝国现在的形势极不乐观。

  整个国内的经济已经在崩溃边缘。

  全国上下都等着国民政府提出休战,议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