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不是一个人在战斗_永不解封的档案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下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第(1/3)页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下午:

  锡澄公路江阴段,江阴防御圈内。

  日军坦克战队大队长桃原三生冡正面对着江阴要塞四个炮台的轰炸滥炸。

  它的这辆坦克不断地避开前进道路上,刚刚产生的那些弹坑。

  这些弹坑深的超过了二米,方圆超过了四十个平方。

  这是大口径要塞炮打出来的炮弹爆炸后产生出来的弹坑。

  这样的坑,就算是桃原三生冡驾驶的这辆坦克,不小心陷进去后,也要费一些力气才能够爬得出来的。

  并且桃原三生冡大队长看着坑里面的泥土,他还怀疑真的陷入进去了,能不能够爬得出来。

  不过现在的它不是孤独的!

  在它的身边还有整个战队的三十几辆坦克都在国军的炮火里挣扎。

  现在还能够挣扎的坦克都是幸运的,幸运的坦克遭遇都是相似的:没有被守军的炮火给打中。

  不幸的坦克,各有各的不幸:有的坦克是被炮弹直接命中,没有一点点逃生的机会,被一炮打散了架:

  有的坦克真的是跟桃原三生冡大队长想的一样,陷入了坑里面,然后悲催地被接下来的炮弹给送了一程;

  有的坦克并没有遭到炮弹的直接打击,只是不幸地在炮弹爆炸的时候刚好路过;

  无论它们遭遇的是什么,下场都是同样的:丧失了移动能力,成了远处炮兵们的死靶子。

  桃原三生冡中队也不是孤独的,它们的身边还有日军第十三师团第五十八联队和第六十五联队的步兵们也在绝地求生当中。

  第五十八联队联队长佐佐木道一是幸运的,它严格按照战场纪律在做:

  作为一个日军的高级军官,他并没有冲在队伍的第一线。

  因此就幸运地避免在炮火中永生的机会,也避免了在绝地中挣扎求生的奋斗。

  第六十五联队联队长中佑达也同样也是幸运草,它一直如同连体人一样跟着佐佐木道一在一起。

  现在它们两个,睁大眼睛看着前面炮火连天的场面:“这不科学!”

  佐佐木道一联队长在咆哮:“国军不可能有这么强大的火力,他们在精心准备这么多年以后打出来的上海战役。

  在上海市区用了两个主力师,还有两个装备有一百五十毫米榴弹炮的重装炮团。

  攻打只有三千人防守的日本上海海军陆战队司令部,都没有成功。

  并且还不是只攻打了一天,而是攻打了足足半个月。

  他们如果有现在这样的火力,整个上海的战役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是的,如果真的有这样威力的大炮直射,帝国在上海修建的上海海军陆战队司令部的那些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同样也是承受不起的。

  其实这件事讲开了,是非常简单的:国军当时的指挥官和士兵们,根本就不知道,炮还可以这么打。

  特别是那些一百五十毫米的榴弹炮:竟然还能够直射!

  前面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完全是单方面的屠杀。

  无论是桃原三生冡大队长的坦克部队;还是佐佐木道一联队长的步兵联队;或者是中佑达也联队长的第六十五步兵联队的火力,都无法对出现在视野里面的几座炮台形成威胁。

  这个时候的佐佐木道一的联队的目光和希望全都寄托在刚刚在视野里面还只是黑点,现在已经是一只大鸟的航空兵们的指导了。

  有这种想法的不是它一个,不只是它们这些站在队伍后边,不在国军炮火打击范围内的鬼子。

  那些正在饱受炮火蹂躏的鬼子们,这样的心情更加急迫。

  鬼子陆、空联合进攻,让江阴要塞几个炮台上的官兵们非常紧张:

  这样的情况他们从来没有遇到过。

  从天空上飞过来的轰炸,许康司令认为:他们在以前的时候,已经承受过多次了。

  就算是防空力量稍弱一些,受些损失,也是可以得了的。

  鬼子的坦克,对整个江阴防线的威胁太大了,不能够让它闪猖獗。

  因此许康司令把所有能够够得着鬼子陆军的炮火全都用上了。

  包括那些刚刚进口来的八十八毫米防空炮,不过为了保险,他特地让何和颂参谋传令:“特种连的这一门防空炮,不参与轰炸鬼子陆军,专注防空。”

  有特种连这一门炮防空,就能够给空中的那些鬼子们极大的震慑了。

  许康司令看着从锡澄公路过来的鬼子坦克和步兵,被炸得人仰马翻,心中高兴之余,还是有些遗憾:

  如果那四门从德国进口的一百五十毫米加家炮这个时候能够使用的话,能够打到的鬼子会更多。

  可惜这几门炮前些日子经过了拆装,准备运回后方去。

  后来又接到命令坚守,这才又把它们重新组装起来。

  虽然组装完成,可是现在还在调试当中,不能够使用。

  国军第一零三师第六一三团是在刘兴司令接到锡澄线被鬼子突破后,才安排着布置着防守锡澄公路的。

  罗熠斌是六一三团团长,这个时候他正在前线的临时指挥所里面,看着一千多米外的鬼子被炸得溃不成军。

  心里遗憾不已:鬼子现在这个样子,如果能够冲锋一下子,效果会更好。

  可惜鬼子的空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