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从善如流_家兄朱由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九十六章 从善如流

第(2/3)页

军自行车部队就能在两个月的时间内直捣西域,饮马伊犁河。

  因此自行车场的事情,朱由检尤为在意,因为这代表一个庞大的市场。

  哪怕只有一千万人购买它,也能创造出十几万人的轻工产业。

  “奴婢明白,请殿下放心。”

  王承恩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不过应下后他却询问道:

  “殿下,这些商品的定价……”

  “自行车卖一两五钱,钟表七百文,玻璃一百文。”朱由检不假思索的回答,并不觉得定价很高。

  成本价是成本价,但运费和人工也需要钱,况且眼下的人工费用因为大旱而变低,等大旱结束后,百姓耕其田,募工便不会那么容易,届时自然得涨工钱。

  定工价,是大明进入工业革命后朱由检要做的事情。

  在国营工厂占据市场最少六成的情况下颁布《劳动法》,保障工价,给予工人尊重是大明进入工业革命后要维稳的第一步。

  如果大明爆发内乱,工人和农民必然会是日后推翻大明的主力,不管有没有人蛊惑他们。

  给予他们尊重,保障工价,也算是给大明皇室留下的最后一点颜面。

  哪怕只有一成人记住《劳动法》的好,皇室也能保留一成的体面。

  目前大明的轻重工业容纳了二百多万工人,顶多也就2%的工人占比,算上民间,顶多5%。

  更别提这5%里大部分是纺织、茶叶、糖类等加工行业了。

  第四版蒸汽机进入市场会让他们的工作不稳定,想要他们稳定就得建设工厂来收容就业。

  大明的人口占比世界太多,注定不会像欧洲各国一样,出现大占比的工人阶级,但也不会少到哪里去。

  朱由检只能尽可能把劳动力吸纳进入比较稳定的工业体系里,每增加一个固定工人,就会减少一个农民,增加六亩平均耕地。

  增加一千万工人,大明就会多出六千万亩平均耕地,剩下的一亿三千万农民,每个人最少能多分半亩地。

  中农经济要建立起来,工业经济也要建立起来。

  朱由检要好好的利用剩下的这十四年大旱。

  “殿下,这个不能这么弄……”

  “为什么不能弄?”

  “这么弄会爆炸的……”

  “噢……这样啊……”

  走到拖拉机研究院门口,朱由检就听到了里面传来的朱慈燃和王徵声音。

  他心里升起不好的预感,连忙走入其中,随后便看到了脸上白一处黑一处,两手满是污渍的朱慈燃。

  他坐在一个椅子上,面前的桌子摆满了蒸汽机的零件,而朱慈燃正在拿着螺丝刀进行组装,旁边的王徵一脸无奈。

  “定国呢?”

  朱由检疑惑回头,看向了门口的锦衣卫,而两名锦衣卫则是低头道:

  “他说军备院没什么好逛的,返回马车读书去了……”

  “怪不得……”听到这话,朱由检无奈看向朱慈燃。

  这小子还没发现他,整个人沉浸在组装蒸汽机的氛围中。

  朱由检都走到了他身后,他还在摆弄手里的零件。

  “先生,这蒸汽机这么小,它的马力能催动拖拉机吗?”

  “这……”王徵看向朱由检,欲言又止,而朱由检则是轻抬下巴,示意让他说。

  “马力不足是自然的,这个只是模型机,实际的农用蒸汽拖拉机,大概有五尺高,四尺宽,七尺长,重两千斤……”

  “不过这种拖拉机是用车拉到田地里,然后安放在田头,用钢丝绳远远地牵引在田里翻耕的犁铧。”

  王徵见朱由检示意,便只能和朱慈燃说了起来,而朱慈燃一听,顿时惊讶道:

  “这么笨重?那人要怎么运过去?再说它能犁多少亩地,废多少炭水?”

  “会在它下面安装轮子,然后用马拉拽过去,一日犁地二十亩左右,烧炭一千斤,废三百斤水,需要三个人操作。”

  王徵很有耐心的解释,而朱慈燃听后则是高兴道:

  “那如果有这种……”他掐了掐手指头,接着继续高兴:“有四千多万台,大明的地就可以种完了对吧。”

  “是倒是这样,但……”王徵面露难色,而朱由检则是趁机说道:

  “燃儿,不能空想,你想想一千斤煤需要多少银子,百姓一亩地收入又有多少银子,一台机器又需要多少银子,百姓能不能买得起。”

  “齐王叔?!”朱慈燃被吓了一跳,但见自己没挨骂,连忙想了想。

  虽然他算不太清楚,但也知道一亩地正常来说,交税之后只有九百文的收入,而二十亩地便是十八两银子。

  一千斤煤大概是一两银子,百姓还能到手十七两银子。

  “齐王叔,百姓去了炭水钱还能赚十七两银子!”朱慈燃自以为高兴的炫耀,而朱由检却转头看向王徵:

  “这样一台机器造价几何?”

  “这……造价一百五十六两……”王徵如实说出了机器的造价,而朱由检则是看向了朱慈燃:

  “一台机器造价如何,加上运费最少得卖一百六十两银子。”

  “我朝如北直隶,每户田地不过十五亩到二十五亩之间,哪怕一户五口人,十五亩耕地,一年也不过岁入十三两五钱银子。”

  “也就是说,一户百姓需要不吃不喝近十二年,才能买下这样的一台机器。”

  “啊……”朱慈燃听了咋舌,而这个时候门外传来的脚步声。

  李定国一路小跑进院,身后跟着锦衣卫,原来是锦衣卫去传来了李定国。

  “李定国!”

  见到李定国来了,朱慈燃连忙跑了过去,和他说起了朱由检的问题。

  李定国毕竟在村里生活过一段时间,因此他比朱慈燃懂得更多,底气十足的对朱由检道:

  “殿下,一户百姓买不起,但一村百姓买得起啊!”

  “春耕翻地一般有二十天左右的时间,这一台机器可以翻二十亩,半个月就可以翻四百亩。”

  “一户百姓十五亩田地,二十六七户人家就有四百亩田。”

  “二十六七户人家凑一凑银子,肯定能买得起,每村可以买三四台。”

  “嗯嗯!”朱慈燃连忙点头,骄傲的模样,不知道的以为刚才的话是由他说出来的。

  “你们啊……”朱由检瞧着他们的样子,有些忍不住笑道:

  “会思考就行,诚然如你们所说,一户买不起,但一村可以买。”

  “不过想要团结一村的百姓可不容易,所以朝廷要做的便是帮村民买机器。”

  “帮买?!”李定国略微惊讶,毕竟他听到了这机器的价格。

  大明八九万个自然村,上万集镇,一千九百多县,便是如朱慈燃所说的,八亿七千万亩耕地,最少需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lwxsw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